泗洪縣泗洪烈士陵園旅遊攻略

泗洪烈士陵園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泗洪烈士陵園建於1954年,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建有紀念塔,塔的正面是鄧子恢同志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塔的兩側是紀念碑廊,碑廊裏有陳毅同志親自撰寫的碑文;園內還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館藏豐富,共展出歷史圖片344幅,雕塑18座,珍貴文物百餘件。

烈士墓區

1957年1月,縣委、縣政府將分葬在泗洪境內的150餘位烈士先後移入陵園奉葬。墓的排列爲由東向西爲行,南北爲列。爲了緬懷先烈,鞭策後人,增強陵園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我園於2008年對烈士墓區進行改造。改造後墓區佔地面積爲8400平方米,共分爲三個區域:解放戰爭時期墓區有姓名的烈士墓有29座,無姓名烈士墓有47座;抗日戰爭時期烈士墓區有姓名烈士墓有17座,無姓名烈士墓有60座;建國後烈士墓區有烈士墓22座。烈士墓區的建成不僅能充分的弘揚烈士精神,發揚革命優良傳統,振奮民族精神,而且對教育培養後人,搞好地方精神文明建設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

革命烈士紀念館(北館)

革命烈士紀念館分爲南、北兩館,按時間先後順序布展,館內展出大量珍貴圖片、實物、油畫、雕塑等。

北館突出展現從土地革命時期到抗日戰爭時期泗洪人民革命鬥爭史。其中重點介紹的人物有皖東北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奠基者、中共皖東北特支書記江上青烈士,劉胡蘭式的抗日女英雄喻尊霞烈士。重點展現的歷史事件有曹化東領導的石樑河-,江上青創建皖東北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羅崗會談”建立皖東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劉少奇指揮的江橋戰鬥,張愛萍領導的洪澤湖剿匪等。館內還珍藏烈士手稿,-、布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字,以及書畫名家字畫等。

革命烈士紀念館(南館)

南館以介紹彭雪楓將軍生平事蹟爲主,以彭雪楓將軍革命歷程爲序,先後介紹了彭雪楓將軍開創河南革命根據地,挺進豫東,領導新四軍四師及泗洪人民進行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揮師西進收復失地至英勇犧牲。隨後展現解放戰爭時期泗洪人民爲爭取和平民主而鬥爭的光輝歷史。南館還以雕塑的形式簡要介紹了陳毅、張雲逸、彭雪楓、張愛萍、鄧子恢、劉瑞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泗洪的革命鬥爭。

彭雪楓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興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峯,河南鎮平人,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彭雪楓4歲即跟祖父唸書習字,稍長,先後在本村私塾和縣倉房及察院高等小學就學,1921年小學畢業。他14歲隻身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考進天津南開中學。1923年,進入陸軍第十六混成旅軍官子弟學校就讀,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馬克思主義…… 彭雪楓詳細信息++

青陽街道:青陽鎮是泗洪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洪澤湖西岸、古汴河之濱,南距淮河30公里,古汴河、濉河穿境而過。北與金鎖鎮接壤,南與石集鄉相鄰,東鄰孫園鎮,西靠車門鄉,與安徽泗縣接壤。全鎮下轄56個居委會、1個國營農場,1個園區管委會,2個社區管委會,總人口20.5萬人。鎮域面積262平方公里。 青陽鎮是千年古鎮,據《泗虹合志》載:“‘青陽’古國名,黃帝孫少昊青陽…… 青陽街道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