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縣抱犢崮旅遊攻略

抱犢崮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抱犢崮位於蒼山、棗莊兩縣市交界處,又名抱犢山、君山、豹子崮。漢代稱婁山,魏時稱仙台山,據山東靈峯寺中元至正五年碑文記載,相傳東晉時道家葛洪(字牙川,號抱朴子)曾在山下投簪棄官,抱一牛犢上山隱居,墾荒種地,修身養性,“浩氣精淳,名聞帝闕”,皇帝敕封葛洪爲抱朴真人,又因山頭四周陡峭,山頂平整,故名抱犢崮。崮頂平田數十畝,有水池2處,深數尺,當地人稱之“天落池”。佇立崮頂,東眺黃海,宛然在目,海天一色,蔚爲人現,稱“君山望海”。山腰有洞窟數十,主要有水簾洞、桃源洞、十八羅漢洞等。抱犢崮以天險著稱,在此,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驚心動魄戰鬥。清代魯南幅軍起義,長期與清軍在此周旋。1939年羅榮桓率八路軍115師,在此創建了抱犢崮抗日根據地。抱犢崮東麓靈峯寺,歷史上號稱佛剎叢林,清虛盛景,相傳爲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從寺中殘存的碑文看,寺廟建於漢,爲如來佛行宮,歷代王朝“敕封榜渝”,幾經修葺,現存遺址佛樓門匾上清雍正皇帝親筆御書“釋迦文佛”,被古今渴求功名的善男信女頂禮膜拜。靈峯寺鼎盛時期,殿宇軒昂,氣勢宏麗,300餘僧人鹹集於此,拜佛誦經,香菸繚繞,後毀於戰亂。現存有佛樓、鐘鼓樓址。

抱犢崮屬沂蒙山脈,海拔580米,是集自然景觀、人文歷史景觀於一體的名山。其山勢突兀,巍峨壯麗、泉流瀑瀉、柏蒼松鬱。山腳下有兩座古廟: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洞數十個,名曰桃源洞、水簾洞等。崮頂沃土良田數十畝,松柏茂盛,蒼翠欲滴,奇花異草,滿崮爛漫。極目南天,平野如畫。山麓叢中,泉水叮咚,清溪潺潺。向西遙望,羣山連綿,似青蛇舞動。一覽崮北,羣山北逐,逶迤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