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龍區定鼎門遺址博物館旅遊攻略

定鼎門遺址博物館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定鼎門,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位於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隋煬帝營建東都,次年遷都洛陽,成爲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中國古代帝王。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爲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爲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中國古代延用時間最長的城門。定鼎門還是隋唐東都西通長安,南通江都的要津。

定鼎門博物館

盛唐前期的定鼎門保存較爲完整,由墩臺、門道、隔牆、飛廊、闕臺、涵道、馬道等組成。墩臺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4.5米,南北寬21.04米,墩臺臺體殘高1.05米。現存墩臺主要有含沙量較大的黃褐色土夯成,堅硬,內僅含少量陶渣和碎瓦片。盛唐前期定鼎門共有東、中、西三個門道。東西門道保存較好,中部門道破壞較爲嚴重。三個門道均採用樑架結構,門道東西寬5.8米,南北進深各21.04米,門道中部皆置單重門扉。

定鼎門遺址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方遺址點的代表性遺存,見證了東方農耕文明發展鼎盛時期帝國的文明水平,展現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禮制特徵及其影響力,並與絲綢之路上繁盛的商貿往來具有密切關聯,定鼎門是公元7~10世紀絲綢之路東方起點都城洛陽城的主入口及街區遺址。

由於定鼎門遺址保存較爲完整,具有較強的觀瞻效果和展示價值,國家文物局決定對定鼎門遺址進行保護展示,在原址之上建成定鼎門遺址博物館。2009年10月30日上午,全國大遺址保護重點工程——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一座中國沿用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城門,在地下沉睡千年之後,終於“再現”地面。

定鼎門遺址博物館於2009年2月正式動工興建,是隋唐洛陽城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中正式開工建設的第一個工程,分地下一層和地上兩層,總投資約4000萬元。該工程特點是在保護地下遺址的前提下,採用鋼架結構,在遺址上面復原建設一箇定鼎門的新城門樓。通過這種方式,既有效地保護了文物,又能展示定鼎門的歷史風貌。

地址:洛陽市洛龍區龍門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400米

類型:古蹟博物館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電話:0379-80881315

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9:00-17:00,週一閉館

門票: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