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宋慶齡陵園旅遊攻略

宋慶齡陵園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宋慶齡爲中國共產黨黨員。5月1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的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白血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終年90歲。依照她生前遺囑,她的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她父母墓地的東側,即今宋慶齡陵園。

宋慶齡陵園四周松柏青翠、肅穆寧靜。宋慶齡的漢白玉雕像矗立在鮮花叢中。雕像後面即是墓地。墓前臥着一塊素淨的花崗石墓碑,後面潔白如玉的大理石墓槨。墓地正中是宋慶齡父母之墓,西側是李燕娥女士之墓。陵園內設有紀念館和上海兒童博物館,遠近謁墓瞻仰者絡繹不絕。

宋慶齡(1893~1981年),廣東文昌人,生於上海,早年留學美國。1915年10月,在日本東京與-中的孫中山結婚。在與孫中山共同生活的十年中,宋慶齡以巨大的熱情投身於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是孫中山的忠誠伴侶和戰友。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宋慶齡與叛變革命的-徹底決裂,繼承孫中山未竟的事業。三十年代,宋慶齡與魯迅、蔡元培等發起組織民權保障同盟,反對-日益法西斯化的統治。抗日戰爭時期,宋慶齡又奔走呼號,運用她國內外崇高的聲望和影響,邀請了許多國內外知名人士組織“保衛中國同盟”,爲促成、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不懈努力,爲支援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在國內、國際事務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她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0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她連續四次榮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並一直擔任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的主席。1981年5月15日,0中央政治局一致決定接收宋慶齡爲中國0正式黨員。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病於北京逝世。中國0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爲她舉行了隆重的國葬。按照宋慶齡的遺願,她的骨灰安葬在她父母的墓旁。

上海萬國公墓宋氏墓地建於1932年,佔地195平方米,整個墓地松柏密植,顯得莊嚴肅穆。墓地中央豎立着一塊花崗岩大墓碑,是宋慶齡父母之墓。西側是李燕娥女士之墓,她跟隨了宋慶齡五十多年。東側爲宋慶齡墓,墓碑平臥,長1.2米,寬0.6米,上面刻有“一八九三年~一九八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之墓一九八一年六月四日立”三行字。墓前的廣場上立有宋慶齡漢白玉雕像。(國家文物局)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宋園路21號

類型:博物館陵園/墓地紀念館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21-62754034

官方網站:http://www.shsoongching-ling.com

開放時間:

陵園8:30-17:00(16:30起停止入園,17:00閉園清場);宋慶齡紀念館9:00-17:00(16:30分停止入館);兒童博物館8:45-16:45(15:30起停止入館),週一閉館(國定假順延至節後首個工作日)。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憑個人有效證件現場免費領取參觀券進入,每天的參觀人數控制在2000人次以下。

宋慶齡(1893~198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一。祖籍昌灑鎮古路園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讀書,1908年,到美國佐治亞州梅肯的衛理公會威斯理安女子大學留學。1913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回國後,她作爲孫中山的祕書,開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與孫中山…… 宋慶齡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