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十三陵水庫旅遊攻略

十三陵水庫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國家水利風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十三陵水庫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在十三陵盆地的東南,距北京城區40公里。

十三陵水庫是1958年毛澤東號召修建的,當年6月30日勝利建成。水庫面積是頤和園裏的昆明湖的20倍,總蓄水量爲6000多萬立方米。水庫大壩建在蟒山和漢包山之間,爲斜牆式,總長627米,高29米,底寬179米,頂寬7.5米。大壩外坡上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十三陵水庫”五個大字,用漢白玉石塊鑲砌於紫色的安山岩護坡上,十分壯觀。大壩頂端修築了美麗而具有古典建築風格的遊廊,廊中設有工藝品商品及冷飲店、小喫部等。大壩兩頭有遊船碼頭,爲遊客乘船提供方便。

前些年因乾旱少雨,使得十三陵水庫蓄水量越來越少,1984年將延慶縣白河堡水庫的水引來,水庫重振雄姿。補水工程完工後,水面寬闊如初,水質清澈碧綠。特別是中日合資在水庫“孤山”修建北京九龍游樂園後,中外遊人來此觀光、使得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十三陵水庫位於神道東側的東山出口處,因建在明十三陵南面而得名。水庫碧波萬頃,大壩外側“十三陵水庫”五個大字,爲毛澤東所書。水庫周圍有很多娛樂項目,很多遊人在大壩下游泳釣魚,遊客來水庫遊玩時要切記“安全第一”。

十三陵水庫爲山區盆地水庫,佔地面積7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440公頃,水面311公頃。水庫四周羣山矗立,特別是北岸巍峨的蟒山拔地而起,寬闊的水面,倒映羣山,給人以“高峽出平湖”之感。山腳與水面的銜接處形成多處水灣港汊,景色幽靜宜人。

水庫中上游,兩岸有大片臺地、坡地,水面平穩,水深變化較小。水面受開闊度、水深和不同環境色彩影響,顯現出不同景觀效果。如在大壩附近,山高水深,水面倒映山影。而水庫上游,水面寬闊、岸坡平緩,視野開闊,在夕陽映照下,遠山連綿,近水盪漾。那點綴在遠山近水之間的片片果林及點點皇陵,更增添了一層飄忽不定的朦朧色彩。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昌平縣十三陵盆地東南部

類型:水利工程湖泊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電話:010-60713399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周邊景點單收費

交通

公交路線:

西直門乘845路車或安定門乘912路車到水庫;遊1、2、3、4、9路車也可到達。

德勝門乘坐881、886、888、889路公交車到昌平東關下車,轉昌56路到十三陵水庫站下車即到。

地鐵昌平線南邵站下車換乘昌1、51、11、67路到昌平東關站下車再換乘昌56、643路即到。

地鐵5號線天通苑下車,換乘643直接就到十三陵水庫

自駕路線:從八達嶺高速公路向北行駛,在昌平西關環島出口出,向北進入陵區後見到高爾夫俱樂部的路標右轉即到。

十三陵鎮:昌平縣轄鄉。1956年置太陵園鄉,1958年改十三陵公社,1982年置十三陵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府1公里。面積67.9平方公里,人口1.4萬。108、110國道過境。轄澗頭、石牌坊、南新村、仙人洞、大宮門、康陵園、王莊、泰陵園、胡莊、西山口、小宮門、悼陵監、萬娘墳、德勝口、果莊、長陵園16個村委會和北新村1個居委會。北京市果品生產十強鄉鎮之一,特產磨盤柿、…… 十三陵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