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常德博物館旅遊攻略

常德博物館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常德博物館於1990年開始籌建。1991年5月23日主體建築奠基,1993年3月28日主體館竣工,併成功舉辦了《全國“星火”計劃科技成果展覽》。南北專題館於1998年3月動工,1999年5月竣工。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於1993年10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

常德博物館佔地面積2.13萬平方米。館舍面積1萬平方米,爲四合院式仿古建築,由主體館和南北專題館組成。主體館分前廳、中央大廳和後院。館前臨街面修有68米寬的-圍牆,圍牆內是寬闊的館前場坪,場坪中心安裝有彩色音樂噴泉,兩尊巨大的石獅矗立在館前閱臺兩旁,前廳南北兩側外壁鑲嵌兩副大型玻璃鋼仿銅浮雕,一幅是有關常德的古代傳說,一幅是常德近現代部分名人和重大事件。前廳一樓正面上裝飾有目前湖南最大的唐三彩壁畫——桃花源仙境。中央大廳的上方爲玻璃蓋頂,光線充足,廳內寬敞,是一箇多功能、綜合性的展廳。後院系全封閉式的展室和庫房,共有標準展室10間,整個館舍全部按照國家文物局關於文博一級風險單位要求,實施了安全技術防範工程。陳列有《常德歷史文物展覽》、《中日常德會戰展覽》、《日軍常德細菌戰展覽》、《中華根展覽》、《常德名人館》。文物庫房6間,不同質地的文物分爲6個庫區進行分類、分級管理。2005年被入選爲全國五個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環境達標的試點單位之一。庫房內安裝了恆溫恆溼機組,使館藏文物和全市珍貴文物得到了傳統技術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保護。南北專題館與主體館相連接,北邊是《常德民俗館》,展示常德的民俗風情;南邊是《常德美術館》,展示本市與外地藝術家的各類書法、美術、攝影精品佳作。

常德博物館作爲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級旅遊景點,以《常德歷史文物展》、《常德民俗館》、《中日常德會戰展覽》、《日軍常德細菌戰展覽》、《中華根展覽》、《常德名人館》等固定陳列爲依託,每年還舉辦10多箇科普、書畫攝影等專題臨時性展覽,使廣大市民、中小學生從中獲取知識。自建館以來,還舉辦了《常德市收藏家協會藏品展覽》、《毛澤東像章收藏展覽》等19個較大型、有影響的專題展覽。近年來,常德博物館還被有關部門評定爲“省級園林式單位”、“常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常德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開館以來年均接待觀衆6萬餘人次。

常德博物館作爲全市文物資料收藏、研究、保護中心,爲國家徵集收藏了各級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共5萬餘件,其中社建文物1092件,流散文物550件,已經鑑定爲國家一級文物的78件,二級文物494件,三級文物450件。目前,已完成三級以上文物的文本信息和影像採集工作。在館庫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常德史前文化遺址0土的文物,有50萬年以前的打製石器,有以常德地名命名,距今9千年的彭頭山文化遺址0土的陶器,還有常德皁市下層文化、常德湯家崗文化遺址0土的各式陶器和石器。另外,常德楚漢文物中的錞於銅兵器、各類銅鏡和漆木器也稱得上是楚漢文物中的精品。漢以後的精美文物中,有目前我國出土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大銅鏡,有被評爲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晉代劉弘墓0土的各類玉器、瓷器、銅器,有元代的瓷枕,有種類全、造型精、紋飾美的元代金銀器。

常德博物館成立以來,非常注重科學研究與業務培訓,先後派多名業務人員到省內外相關大學和研究機構集中學習與培訓,使其考古發掘和陳列展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已80多次獨立完成或協助參與省內外重大考古發掘工作,並單獨組隊赴長江三峽考古工地發掘6次,獲得了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陳列水平在全省處於領先位置,以其展覽內容豐富,手段先進,形式多樣被衆多國內外同行和觀衆認可。在學術研究方面,已出版專著2本,發表論文報告100餘篇。

常德博物館建館初期與常德市文物處爲兩塊牌子一套人員。館內陳列主要由市文物處博物館科負責。2001年12月,根據常德市委、市政府對市直單位機構改革的決定,常德博物館成爲獨立法人事業單位,並通過公開競聘,選舉產生了館長和2名副館長。常德博物館下設展覽部、考古部、保衛部、辦公室。從2004年5月1日起,根據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的要求,常德博物館對未成年人集體參觀,對現役軍人、老年人、殘疾人全部實行了免票參觀。爲真正體現博物館的公益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除原來已經簽定合同的旅遊團體和臨時引進的商業性展覽外,常德博物館所有的基本陳列擬定從2007年12月1日起向市民免費開放。

地址:常德市武陵區武陵大道144號

電話:0736-7224091

官方網站:http://www.cdbwg.cn/cn/index.asp

開放時間:

目前博物館在改擴建,不對外開放。

信息來源:常德博物館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二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