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縣襄城五嶽廟旅遊攻略

襄城五嶽廟爲文化旅遊景點。

襄城五嶽廟位於襄城縣丁營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傳,遠古時,百寧崗是一片平地,一天夜間,不知何故,地闢一道鴻溝,且生出許多成精害人的裂礓石,把百姓襲擾得寢食不安。爲收伏怪石,除掉孽障,一仙翁特意借崗下莊的百頭耕牛,搬來一架山樑填溝鎮妖,還一方平安。神仙借百牛搬山的故事不脛而走,流傳四方,此崗遂名“百牛崗"。

明萬曆年間,政局不穩,民不聊生,崗上常有盜匪出沒,-,殺人越貨,鬧的路斷人稀,雞犬不寧。提督杜百寧奉命率兵到此平賊,爲紀念百寧,百牛崗改稱百寧崗。

五嶽廟始建於漢代,晉朝形成規模,歷代修葺,幾度興衰。興盛時大小殿堂1OO餘座,廟羣廣大,殿宇巍峨,紅牆碧瓦,金頂輝煌。廟內松柏參天,花木蔽日,敬奉所有天神、地神、海神、日月全神,被人們稱之爲“中州神仙皇京城",是中原名勝道觀。清代葉炳南有《春遊五嶽》詩一首:

陽春桃月百寧岡,踊動人潮焚紙忙。

率衆張婷來靄拜,攜朋魏武進啊皇。

百神殿宇旋迴轉,五嶽廟堂皆綺祥。

但願人間多醒道,不教厄患復昌揚。

由於戰亂和歷史原因,廟內建築全毀。1988年以後,在原址上逐步恢復建設,新建殿堂25座,廟舍170間,建築面積22700平方米,殿閣錯落有致,穩重壯麗。正門上 書“五嶽廟",西側有一偏門,偏門上 書“柏寧崗”。院內道士居住處,清秀典雅,花木競秀。王羲之、黃庭堅、鄭板橋等名人石刻爲廟宇平添幾分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