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青浦報國寺旅遊攻略

青浦報國寺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古鎮朱家角向西,沿318國道行至澱峯大橋橋堍時,有一座瑰麗宏偉的寺廟巍然聳立在碧波盪漾的澱山湖畔,那就是上海玉佛寺下院--報國寺。報國寺原址關王廟,也是澱山湖畔一座著名的古廟,建於明代,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重修過,至今廟內仍保存着崇禎年間的一塊石碑。因祀三國名將關羽,故名“關王廟”。

百多年以前,關王廟香火極盛,佛事空前。以後幾遭戰亂,建築大部分被毀,至四十年代末期,僅存東、西兩殿。殿內有石碑兩塊,大銅鐘一口,鐘上有大姆指大小的一尊金彌陀,金彌陀金光閃爍,價值連城,後被人竊去,銅鐘也在1958年被毀,至此,關王廟大部分遭損,香火日趨衰落。但是,關王廟盛況人們並沒有忘卻,廟後的一株古銀杏就是歷史的見證。這株古銀杏樹圍6米,高36.5米,東西冠徑達17米,經有關部門鑑定,此樹樹齡已達1055年,約爲五代時所植,是上海地區最古、最大的一株銀杏。它好似一柄巨傘,聳立在澱山湖畔,一直是澱山湖上往來船隻的天然航標,如今已被列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爲前去寺廟進香的信男善女庇廕,也供遊人觀賞。

80年代初,宗教活動恢復,關王廟得以重新修葺,被闢爲佛教活動場所,並對外開放。關王廟修繕後,香火日盛,常有僧人和居士住持,已修復的廟宇及新建的四大間唸佛堂仍不敷應用。1989年,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禪法師發願,將關王廟加以修繕擴建,作爲上海玉佛寺下院,取名報國寺,取佛教四衆弟子報恩於國土之意,由真禪法師擔任寺修復委員會主任。是年,真禪法師從新加坡請來漢白玉釋迦牟尼、觀世音佛像各一尊,供奉寺內。1991年新建觀音殿一座,高兩層,建築面積950平方米,上層爲玉佛殿,下層供一丈二尺餘高的香樟木觀音佛像。1994年6月毗盧觀世音佛像開光暨祈禱世界和平水陸空0會,真禪法師講解佛經;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爲觀音殿親題“淨土人間”匾額,真禪法師親題“觀音殿”匾額。

現在的報國寺,總佔地面積達38.5畝,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氣勢恢宏,香客盈門,堪與蘇杭古剎媲美;加之地處澱山湖畔,風景秀麗,交通便捷,不僅是蘇、浙、滬地區善男信女的佛教活動場所,也方便了廣大香港、澳門同胞和新加坡等地僑胞來此做佛事和朝拜,從而也成爲澱山湖畔的一處新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