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臺區浴泉庵旅遊攻略

浴泉庵爲國家A級旅遊景區。

12名尼僧進廟,同了生成爲師兄弟。了生等3名尼僧去附近護國寺(老衛生隊院內)修行,浴泉寺從此改爲浴泉庵。該庵有石基磚砌的圍牆,高2米,院內建築爲磚瓦結構,前後各5間大殿爲主體,前殿大門正中懸掛鐫刻着“大雄寶殿”的匾額,門兩側的圓柱上各懸掛一塊豎匾,上面鐫刻一幅對聯:“無人無我觀自在,飛空飛色見如來”。大殿正中有銅鑄釋迦牟尼佛像。後殿爲娘娘殿,兩側有對稱的偏殿各3間,西邊爲大仙堂,東邊爲張氏家廟。浴泉庵是當時九臺佛教規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廟宇,興盛時期庵內尼僧達48人。1949年春,浴泉庵被毀,1950年尼僧陸續離開。之後,該庵改建爲肉聯廠。1954年,我國第一部憲法公佈後,經縣委、縣人委、-部和當時監院釋了空協商,用政府收回的“惜字局”場所(在今工農小學路南)兌換,並且積極幫助修建了佛殿,購置了法器,當時有尼僧10餘人重新返回庵中釋佛唸經。1986年經縣政府資助,浴泉庵又重新得到了修建和擴建。現在庵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等,尼僧15人,主持釋洞輝。平時善男信女經常來此庵燒香拜佛,逛廟的也不少,每到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這幾天,從早到晚香客不斷,每天可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