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區九龍寨城公園旅遊攻略

九龍寨城公園位於香港 九龍城東頭村道和東正道交界,鄰近侯王廟,有着豐富悠久的歷史背景。在香港歷史上,九龍城寨是唯一沒割讓或租借給英國的香港領地,面積2萬9千平方米。1994年闢爲一座具香港特色的中國園林。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爲九龍寨城,包括一座由堅固石牆,六座瞭望臺和四道城門圍着,面積達六點五英畝的寨城於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七年間建成。公園將盡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

現今的九龍寨城公園增加了不少建築,但石匾、大炮、柱基及清朝官府碑銘等豐富的歷史遺蹟,在拆卸過程中仍然保留,置於公園陳列展覽。園內還有當代罕見的南中國“衙門”建築、城寨原有石碑、南門古蹟以及戰前的混凝土廢墟,展示了城寨的滄桑變化。

九龍寨城清拆工程於1994年4月完成,香港政府將原址改建爲公園。原本計劃名爲“九龍城寨公園”,因爲其原稱“九龍寨城”早已完全失傳,但清拆期間得到老居民的指引,古物古蹟辦事處將一些遺蹟發掘了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爲展品,以供遊人欣賞。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兩塊於城寨南門(此乃城寨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其他的遺蹟還包括城寨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城寨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就有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衆爲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城寨內泥土中。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爲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後成爲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