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區香港屯門中山公園旅遊攻略

中山公園,又稱屯門中山公園、龍門路中山公園,位於香港屯門區蝴蝶灣以北,面對龍門路,鄰近蝴蝶邨及兆山苑。相傳此地是孫中山當年與革命同志聚會的地方。公園內的青山紅樓屬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建築物風格,爲一級歷史建築。公園尚有孫中山的銅像及紀念碑,還曾經有6株桄榔樹,由黃興及孫中山所種植,目前均已經枯萎,只是餘下紀念碑文。近年,該處每年都會慶祝元旦日和雙十國慶,升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且高唱中華民國國歌與中華民國國旗歌,規模爲香港之最。

香港商人李璇的兒子李紀堂在1901年擁有及經營的“青山農場”(新生農場)。李紀堂在往日本的輪船上認識孫中山,其後李紀堂在1895年加入興中會,隨後將青山農場提供給興中會使用。當時農場的面積廣闊,種植瓜類、水果、蔬菜、飼養雞 及鴨,能夠自給自足。青山農場地點隱蔽,是興中會的祕密基地,用作軍事訓練及儲存武器。著名的惠州庚子起義 及廣州黃花崗起義 事件,皆在青山農場策劃。今天的中山公園就是昔日青山農場的所在地。

相關景點

青山紅樓

青山紅樓,又稱新生農場紅樓,或簡稱紅樓,由於位於中山公園內,故又常稱作中山公園紅樓。建築物是一棟兩層的混閤中西建築方式之紅磚房屋,屬1920年代至1930年代建築風格。位置上,紅樓屬坐西北向東南的乾宅,背靠青山(亦爲屯門舊名),鄰近白角。紅樓內藏有一革命理論牌匾,相傳爲孫中山手筆;孫中山曾在紅樓內的一張木桌子上策劃革命行動。

銅像及紀念碑

孫逸仙博士半身銅像: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設立,附有孫中山(孫逸仙)的遺囑:“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衆,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澈。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孫逸仙博士紀念碑:在1969年元旦豎立,矗立於紅樓右面憩息小園中,碑高約20餘英呎,其頂部爲中華民國國徽。碑正下方有香港名流周埈年爵士所撰370餘字的碑文。紀念碑兩旁展示了多幅中華民國國旗,是香港少數能長期公開展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地方之一。

桄榔樹

六株桄榔樹:紅樓前原有六株,其中3株是孫逸仙博士所種植,1960年遭受電殛,現已枯死,另外3株是黃興先生所種,可惜其中兩株分別在2000年夏季及秋季枯死,僅餘的樹幹亦在2001年7月被惡意砍掉,另一株亦在2001年9月倒下。

紀念碑文:此三株桄榔樹,乃國父孫中山先生於中華民國建立前,與同志黃興、李紀堂等,在此紅樓策劃革命時手植, 爰以桄榔樹只有一條心,象徵同志貫徹國民革命,絕無二心焉。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廿二日,中山紀念會謹志。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香港屯門區龍門路

乘車線路:乘九巴259b、259d、59a、59m、59s、n260路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