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德堂區旅遊景點

望德堂區蓮溪廟旅遊攻略

蓮溪廟位於新橋永樂戲院側,創建至今已經有二百餘年曆史,內供奉菩薩甚多,香火亦鼎盛。蓮溪廟以其所在之地爲名。澳門地形,宛以蓮花,故稱蓮島,由大陸通澳門之路,視爲蓮花臺,臺盡處有山拔起,稱蓮花山,又叫蓮峯,蓮峯之陽,昔有溪水一道,流於新橋坊間,稱作蓮溪,廟則建於溪之右岸,故稱蓮溪廟。此廟始建於道光年間,...
港澳台

望德堂區盧廉若公園旅遊攻略

介紹位於羅利老馬路與荷蘭園馬路交界處。盧廉若公園是港澳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格的名園。園內亭臺樓閣,池塘石山,小橋飛瀑,曲徑迴廊,有如江南景色,令人陶醉。盧廉若公園以“春草堂”水榭廳堂爲園中建築的主體,通過堂前的一口池塘,迂迴的曲橋、挺拔的石山、幽靜的竹林、淙淙的瀑布、交錯的迴廊,彷彿一幅有聲有色的立體...
港澳台

望德堂區聖母雪地殿教堂旅遊攻略

介紹聖母雪地殿教堂最初在十七世紀時建於東望洋山之炮臺上,據說1622年荷蘭人侵佔澳門時,聖母曾步出小教堂外張開自己的斗篷來抵擋敵人的-,而今日的教堂則建於1637年,堂內安放聖若翰洗者的聖像和畫幅,而聖若翰洗者就是澳門市守護神。1996年,政府對聖堂進行內部保護和修復工程,發現了壁畫遺蹟。壁畫上的聖...
港澳台

望德堂區望德聖母堂旅遊攻略

介紹望德聖母堂是在此地興建的第一所教堂,俗稱聖拉匝祿堂,於一五七零年興建,目的是爲了幫助麻風病患者,同時在舊城牆之外亦興建了一所麻風院(這麻風院於一八八二年遷往離島,於一九四七年再遷往路環)。現時的望德聖母堂是建於一八九五年,一九六六年修葺,教堂前地的入口處,更聳立一座教堂創建時的十字架。澳門澳門...
港澳台

望德堂區東望洋炮臺及燈塔旅遊攻略

介紹東望洋炮臺位於東望洋山(松山)之巔,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建於1637至1638年間,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東望洋炮臺原來主要用於防禦外來入侵和作爲觀察站。一直被列爲軍事0,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只有每年的8月5日聖母誕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纔開放予公衆進入。1976年,葡-隊撤出澳門,炮臺才被...
港澳台

望德堂區東望洋山旅遊攻略

介紹東望洋山又稱松山,海拔91米,位於澳門半島的東部,是澳門半島的最高山崗,也是澳門的地理座標。東望洋山古稱琴山,以其橫臥似瑤琴得名。原爲一座光禿禿的山崗,泥石裸露。清代同治年間,澳門時興植樹,山上遍種青松,數年後滿山皆是松林,從此山被稱爲萬松嶺,簡稱松山,併成了澳門的一箇風景名勝。松山山腰有一條環...
港澳台

望德堂區二龍喉公園旅遊攻略

二龍喉公園位於澳門繁市中,士多紐拜斯大馬路,松山之西麓,交通方便,是具有百多年曆史的一箇公園,亦是澳門最大的公園之一。早期這公園坐落於二龍喉皇宮的範圍內,而這所皇宮是一位葡國貴族的住宅,於二十年代期間,因附近一所炮竹廠發生0而受到牽連,使整座住宅都被焚燬。之後成爲澳督官邸,澳督遷出後,庭園便開放供大...
港澳台

望德堂區澳門故事館旅遊攻略

澳門故事館,(英文名稱:“MacauStoryHouse”),位於瘋堂新街6A號,乃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於2012年籌設的一箇集歷史研究、教育推廣和藝文創作於一體的靈感空間。館內藏書將以口述歷史、澳門專書及藝術設計三大類爲主,設閱讀區、展示與銷售區和文化沙龍區。目前圖書藏量有2000多冊、雜誌800冊、...
港澳台

望德堂區聖彌額爾小堂旅遊攻略

聖彌額爾小堂位於“聖味基墳場”內,墳場建於1854年是澳門第一個西洋墳場,而教堂則建於1875年,於1898年重修,是澳門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物之一。聖彌額爾小堂是一座哥特式風格的建築,有尖券、雉碟裝飾,兩側擇有扶牆券廊,教堂外牆以粉綠色搭配白色線條爲主,這種顏色搭配在澳門的教堂裏面,別具一格,...
港澳台

望德堂區澳門竹林寺旅遊攻略

澳門竹林寺位於連勝馬路。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初爲道觀,名祥雲仙院。後來仙院主持人蔡紫薇無意潛修,遂將仙院讓與內地華林寺來的堅性和尚,仙院便因此被改建成竹林寺。現今寺門外仍留有充滿道教色彩的壁畫。寺內正殿供奉的是藥王菩薩,偏殿供奉的是準提佛,寺內種植綠竹,環境幽雅,又供人安放長生祿位,所以香火...
港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