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寶晶宮旅遊攻略

寶晶宮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寶晶宮國際旅遊度假區於廣東省英德市南郊,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武廣高鐵線貫通;佔地12平方公里,度假區內環境幽美雅靜、碧波萬傾、茂林修竹,集湖泊花海、溶洞、山林奇石、溫泉酒店、水上樂園、恐龍世界、極限項目、研學拓展基地等項目爲一體的綜合度假區。被譽稱爲“廣東的山水桂林”、“嶺南第一洞天”。

寶晶宮歷史悠久,有通天洞摩崖石刻、寶晶宮現代摩崖石刻、十萬年曆史的舊石器遺址、碧落洞千年道觀遺址、老地灣清代民居等人文歷史景觀。

寶晶宮是廣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英德市西南7.2公里處的燕子巖山脈中,佔地3.8平方公里,由寶晶宮溶洞、碧綠湖、碧落洞和獅子山等景區組成。未入“宮”門,“宮”風景色已讓人駐足:三面環山、平靜如鏡的寶晶湖倒影着山色,幾座青翠的孤山錯落湖濱,九曲木橋連接湖心亭臺,舟泛湖中,美景天成。

而燕子巖的石崖上,是著名書畫大師關山月所題“寶晶宮”三大鮮紅石刻大字,每字有100平方米大,氣勢磅礴。寶晶宮以其“雄”、“奇”、“壯”,更有“嶺南第一洞天”之稱。洞內一百多箇石景。

洞內高大寬闊,雄偉壯觀,石筍、石柱林立,石花、石幔千姿百態,石鐘乳玲瓏剔透,絢麗多姿,有的象花鳥蟲魚,有的象飛禽走獸,有的象神仙佛祖,有的象天池飛瀑。整個洞穴如宮殿般,故被稱爲寶晶宮。令人流連忘返,歎爲觀止。

寶晶宮溶洞不僅有奇異的自然景觀,還有極高的地質、考古價值。一九九六年,省考古所就在洞內古河道一處沙礫石層中發現距今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距溶洞1.2公里的碧落洞,風景秀麗、奇詭,蘊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碧落洞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洞壁上保存有一百二十多則摩崖石刻。

是一箇經歷了兩億多年地殼變化而成的大溶洞,位於燕子巖山腹中1981年8月,被廣東省水文地質二隊在尋找水力資源過程中發現的。洞內重疊共有四層,下洞中主洞,於1984年春節起,向遊人開放。中洞和上洞亦於1986年相繼開放。最底洞爲沖積層,洞低矮,還有積水,不利於通行,故仍未開放遊覽。

已開放供遊覽的三層,總面積約16500平方米,遊程約1.5公里,是廣東省巳開放的溶洞中規模最大的一箇。洞內高大寬闊,雄偉壯觀,石筍、石柱林立,石花、石幔千姿百態,石鐘乳玲瓏剔透,絢麗多姿,有的象花鳥蟲魚,有的象飛禽走獸,有的象神仙佛祖,有的象天池飛瀑。整個洞穴如宮殿般,故被稱爲寶晶宮。

寶晶宮溶洞既有金碧輝煌的大廳,也有迷宮般的通道,更是有多層巖洞相疊連通,各層巖洞景物獨具一格,又一層勝似一層。洞內各種形態的鐘乳石,小如筆桿還有玉皇寶殿的“鵝管”(地理學上稱內部真空的鐘乳石爲“鵝管”),大至崩折在地面上的巨大石柱,無不應有盡有。從學術上講,寶晶宮同樣配稱集巖洞特-大成。

石灰岩洞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爲構造性洞穴,即洞穴形成主要受構造支配;第二類是外動力形成洞穴,即洞穴形成是由地下水溶蝕而成,地下水面一般呈平坦近水平形態,故巖洞也呈近水平狀態,它能切過傾斜的地層。寶晶宮卻是兩者兼而有之,上洞即爲沿岩層傾斜面形成的構造性洞穴;而底層還有積水的地下河所在,即爲沿地下水面附近發育的外動力形成的洞穴。

此外,一般巖洞可按氣候分爲冷洞和暖洞,冷洞是洞口在上方的巖洞,當空氣冷卻後,由洞口沉積到洞穴底部,致使洞內氣溫保持較冷,即使洞外夏天高溫,洞內聚積的冷空氣不能逸出,故洞內仍比洞外冷,故稱冷洞。而暖洞則洞口在下方,洞體在上方,夏天暖空氣由洞外進入,浮上洞內,到冬季天冷,仍因氣暖輕浮,不能從下口流出,故冬天洞內仍保持夏天氣溫,稱爲暖洞。寶晶宮上層爲暖洞,而下層又爲冷洞,又集冷、暖洞於一洞之中,這在國內也不多見。

地址:清遠市英德市南郊7公里燕子巖山

類型:洞穴地質地貌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3小時

電話:0763-2219191;0763-2219329

開放時間:8:45-17:30

門票: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