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豫園旅遊攻略

豫園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於嘉靖、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曆史。園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佈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號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家是當時上海的望門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長達九里的上海城牆建成,使及東南沿海的倭患逐漸平息,二十餘年來生命財物經常受到威脅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會經濟得到恢復並開始繁榮。士大夫們紛紛建造園林,怡情養性,絃歌風月。

萃秀堂深隱於大假山北麓,面臨峭壁,北倚高牆,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環境清幽淡雅,靜坐堂中,推窗可近觀大假山景。

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潘允端爲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從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建造園林。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

萬花樓原是明代花神閣遺址,精雕細鏤,造型美觀,樓下四角漏窗有“梅、蘭、竹、菊”泥塑四幅,意指此地一年四季,鮮花常開。

豫園當時佔地七十餘畝,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並親自參與施工。古人稱讚豫園“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趨衰微,無力承擔園林修繕和管理所需的巨大開支。明朝末年,豫園爲張肇林所得。其後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爲不使這一名勝湮沒,當地的一些富商士紳聚款購下豫園,並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重建樓臺,增築山石。因當時城隍廟東已有東園,即今內園,豫園地稍偏西,遂改名爲西園。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戰爭爆發,外國侵略者入侵上海,英國軍隊強佔豫園,大肆-。清咸豐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會響應太平天國革命,在上海發動起義。起義失敗後,清兵在城內燒殺搶掠,豫園被嚴重破壞,點春堂、香雪堂、桂花廳、得月樓等建築都被付之一炬。

1860年(清咸豐十年),太平軍進軍上海,滿清政府勾結英法侵略軍,把城隍廟和豫園作爲駐紮外兵場所,在園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園景面目全非。

清光緒初年(1875年)後,整個園林被上海豆米業、糖業、布業等二十餘個工商行業所劃分,建爲公所。至解放前夕,豫園亭臺破舊,假山傾坍,池水乾涸,樹木枯萎,舊有園景日見湮滅。

1956年起,豫園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歷時五年,於1961年9月對外開放。

1959年,豫園列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豫園開始對公衆開放。

1982年2月,豫園由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穿雲龍牆位於點春堂西,龍頭用泥塑成,龍身以瓦作成鱗片,龍首威武,龍身蜿蜒。整條龍似欲昂首騰飛,穿向雲中。園中另外還有幾處龍牆:大假山後有臥龍,和煦堂西有雙龍戲珠,內園“可以觀”前有眠龍,各具特色。

點春堂名出自蘇軾的詞句“翠點春妍”。整座建築高敞軒昂。堂後有臨池水閣,曰“飛飛躍躍”。曾爲“上海小刀會”(公元1853-1855)城北指揮部,現堂內陳列有相關文物、史料

整座戲臺依山臨水,俗稱“打唱臺”。戲臺四面石柱上的四幅對聯,分別描繪了春夏秋冬的景象。

點春堂東南有湖石假山抱雲巖,水石繚繞,洞壑幽深,遠望山石,如天上白雲。山上有雙層樓閣;上層名快樓,登樓眺望大假山和豫園全景,胸襟快暢,故名;下層稱延爽閣,雕棟畫檐,頗爲精緻。從快樓朝南而下,還有靜宜軒、聽鸝亭,周圍繞以花牆,自成小院。

和煦堂--和煦,形容溫暖的陽光。此堂面對湖石假山,四周窗戶環繞,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堂內陳列的傢俱系榕樹根製作,工藝精巧,造型別致。

流觴亭側有三曲板橋,貼水而築。三曲板橋西是浣雲假山。山以湖石堆成,北倚得月樓,西臨清泉。山洞盤桓,循洞可達山頂,洞內有泉,澗溪水從洞內流出,頗具大自然之美。水中假山倒影與彩雲渾然一體,和風吹拂,如洗白雲於水中,如染假山於雲間,故取其名曰“浣雲”。

會景樓位於豫園中心位置,三面環水,四周林木蔥蘢,景色宜人,美景彙集於此。

九獅軒--此軒典雅秀麗,前置月臺,半跨池上。憑欄可品茗觀魚,煮酒聽雪。

豫園“鎮園之寶”,江南三大奇石之一,宋徽宗時期的“艮嶽遺石”,距今約有一千年曆史。此峯具“瘦、透、皺、漏”之美,據傳“以一爐香置石底,孔孔煙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

積玉水廊北連會景樓,南達涵碧樓,因廊旁一石“積玉峯”而得名。廊長達百米,是江南古典園林中最長的一條水廊,逶迤曲折,漫步廊中,舉目四顧,古樹蒼翠欲滴,池中紅魚遊動,亭榭流光溢彩,富有詩情畫意。

聽濤閣位於積玉水廊東,坐北朝南爲兩層建築。“聽濤”取此處臨近黃浦江,濤聲似可聞聽之意。其南部下爲抱廈,上爲雅室。其頂上塑一單腿獨立的仙鶴,隔池南望涵碧樓。聽濤閣北部爲上下兩層的展覽廳,常年舉辦中小型書畫展和文物展,是遊覽豫園的又一箇好去處。

靜觀,亦稱晴雪堂,曾是清代錢業總公所,深廣高敞,是內園的主要建築。面對假山,取古語“靜觀萬物皆自得”之意,宜端坐於堂中,靜觀對面林立的奇峯異石。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安仁街218號

類型:園林/花園歷史建築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21-63282465

官方網站:http://www.yugarden.com.cn/

開放時間:

進園時間:8:30-16:45,17:15清場。

門票信息:

1、旺季(4月1日至6月30日,9月1日至11月30日)成人每位40元。

2、淡季(7月1日至8月31日,12月1日至3月31日)成人每位30元。

3、每位成人憑有效票可免費攜帶一名6週歲以下(含6週歲)或身高1.3米以下(含1.3米)兒童入園(非團體)。

4、60週歲以上老人(含60週歲)憑-,全日製大學生本科以下(含本科)、中小學生憑學生證享受半價。

5、離休幹部(榮譽證)、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殘疾人憑真實有效證件至售票處登記驗證後,領取免費門票。

交通

豫園位於市中心的黃浦區,可乘坐地鐵或者公交車

1、地鐵10號線豫園站下車

2、公交11、26、64、71、145、581、715、730、736、801、926、929、932、969、980、方川線等公交線到豫園站下

潘允端(1526~1601),字充庵,上海人,其父潘恩,字子仁,號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允端爲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曾任刑部主事、四川右佈政使等職。萬曆五年(1577年)解職回鄉。生平擅詩文、通園藝、愛好戲曲、收藏古玩。現存其61歲後寫的《玉華堂興居記》中,記有收購古書、文物事,且有價格。如“萬曆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1587年1月…… 潘允端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