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南區劉馮故居旅遊攻略

劉馮故居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廣西上思人,僱工出身。1857年,在太平天國革命影響下參加天地會起義軍。1864年在歸順州(今靖西)安德組織黑旗軍。在中法戰爭中,率領黑旗軍與法國侵略者抗擊,先後取得羅池大捷、紙橋大捷等,還抗旨保臺,打擊日寇,是著名的愛國將士。

劉永福舊居位於欽州市板桂街10號,因劉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爲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故居又名三宣堂,劉永福在越南抗法戰爭中屢立戰功,被越南王封爲三宣提督,其故居則據此命名。它建於1891年,佔地面積22776平方米,建築面積5622.5平方米,有大小廳房119間,用料考究,造型端莊而樸實,規模宏大,佈局獨特。主屋分三進,坐北朝南,爲中國式圓柱瓦檐,牆上有聖賢豪傑、文武將臣、綵鳳仙鶴等一百多幅畫,金飾彩繪,神韻優雅,栩栩如生,與雕樑畫棟交相輝映,既有晚清風格,又有民族特色。四周有高牆炮樓,正屋前有廣場照壁,四周有花草樹木,是一座氣勢不凡、宏偉富麗、典型古樸的建築。三宣堂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馮子材(1818~1903),清末抗法名將,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人。馮子材舊居位於欽州市沙埠鎮白水塘區內,與劉永福舊居直線距離1千多米。原名宮保府,因清廷授予太子少保加封尚書銜而得名。舊居建於1875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總佔地面積15.22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面積2,020平方米,院落式佈局,坐北朝南,共3排9座27間,均爲抬梁式磚木結構。舊居範圍包括三山一水一田,有六角亭、三婆初、珍賞樓、書房、虎鞭塔、菜園等。劉永福、馮子材舊居均系典型的清代南方府第建築羣,具有簡樸典雅的藝術特色。

1996年,劉馮故居被國家教委等六部委局列爲“全國百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以後,國家及地方先後撥巨資對劉馮故居進行全面修復,建成和完善了劉永福廣場、劉永福銅像、龜王城、宮保街道橋等一批旅遊配套設施,凸現了以“劉馮”英雄事蹟爲本體、愛國主義爲核心的精神文化,清代的建築文化,相關詩詞對聯、工藝美術等嶺南文化,石碑、銅鼓、獨木舟、大刀等文博文化。去年底,劉馮景區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驗收,被批准爲“國家AAAA景區”。今年1月9日,劉馮景區獲得國家旅遊局頒發的“AAAA景區”銅牌。

交通

公交路線:乘6路公交車到達。也可以坐公交車1、5、9、19、38路到萬國廣場下車西走300米既到

景點等級:4A

具體位置:劉永福故居:欽州市欽城管理區扳桂街10號;馮子材故居:欽州市欽城管理區沙尾街133-144號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18:00

劉永福(1837~1917),原名業,又名義,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峯鄉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隨父母遷往廣西上思直隸廳(今上思縣)務農。咸豐二年(1852)在左江航線上當船工,工餘隨父叔學習拳棒。不久父母雙亡,遂以打柴捕魚爲生。咸豐七年,約同鄉鄧阿富等六人,參加了廣西天地會農民起義軍,在歸順(今靖西)活動。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國…… 劉永福詳細信息++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晚清抗法名將。字南幹,號萃亭,漢族,廣西欽州人。咸豐間從向榮、張國樑鎮壓太平軍,同治間累擢廣西提督,中法戰起,起用爲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於鎮南關,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卒諡勇毅。早年鎮壓太平軍1818年…… 馮子材詳細信息++三宣堂(劉永福故居)馮子材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