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縣崑崙關旅遊風景區旅遊攻略

崑崙關旅遊風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巍巍崑崙,千古雄關。矗立在南寧市境內的崑崙關是我國著名的關隘,舉世聞名的崑崙關戰役舊址,2006年6月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1月中宣部批准爲全國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2010年11月區宣傳部命名爲首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範基地。2016年3月自治區旅遊局評定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關通鳥道,萬仞鎖螺峯。”崑崙關位於南寧市東北部,距市區50公里,爲桂南地區通往桂中地區的咽喉。秦始皇統一嶺南時設關,宋代始建關樓,後歷代不斷重修重建。歷史上有不少名人和文人墨客爲崑崙關題詩題聯。

“倭師幾處留殘壘,漢幟依然卷大風。”1939年冬發生的崑崙關戰役是我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場慘烈的攻堅大捷,是南寧有史以來最能感動中國的壯麗篇章,成爲與臺兒莊大戰、平型關戰役同享盛譽的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戰名篇。崑崙關大捷是南寧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崑崙關現保存有“陸軍第五軍陣亡將士墓園”,建有南牌坊、331級花崗岩臺階、陣亡將士紀念塔、烈士公墓、紀念碑亭、北牌坊、日軍少將中村正雄之墳墓、墓碑及金龍山、仙女山及441、660、653高地等多處崑崙關戰役中的陣地、工事遺蹟等,至今保存比較完整。在墓園的各個建築上,同時完整保留着蔣中正、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于右任、何應欽、徐永昌、張發奎、餘漢謀、顧祝同、陳誠、張治中、杜聿明、林蔚、黃旭初等15名國民政府黨政軍要人的題詞題聯真跡,這在國內是極爲罕見的。

市委、市政府於2005年成立了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南寧崑崙關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組織制定了崑崙關景區總體規劃。規劃總體面積爲16平方公里,分爲紀念緬懷區、博物館區、古關樓區、碑林區、關帝廟區、軍事拓展區、休閒娛樂區、南北門區等10個區。

昔日抗日舊戰場,今爲旅遊新景觀,成爲南寧的歷史文化新亮點。崑崙關戰役博物館於2008年12月18日建成開放,博物館建築面積3500多平方米,由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將軍長子戴復東(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研究院院長)設計。博物館分爲序廳、浴血崑崙廳、支前廳、緬懷廳4個展廳。博物館全面展示了1939年12月中國軍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取得震驚中外的崑崙關大捷的戰鬥場景。

2009年12月,民革中央、民革廣西區委、南寧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紀念崑崙關大捷70週年系列活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全國僑聯原主席莊炎林、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區黨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市委、市政府等區市領導嘉賓250人蔘加了活動。

南寧市將崑崙關作爲“十二五”期間市重點開發建設的三大旅遊景區之一,加快崑崙關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旅遊產品,發展旅遊產業,將其建設成爲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促進廣西(南寧)經濟發展的標誌性的歷史人文品牌景觀,打造成爲全國及亞洲具有影響力的抗戰歷史文化遺址和國家AAAA級景區,成爲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爲祖國和諧統一大業的新平臺。

崑崙關戰役是抗日戰爭期間繼平型關、臺兒莊作戰勝利後的又一重大勝利。戰後,人們在山下修建了一座三門四柱石碑坊,山頂上也建有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塔、碑亭,從牌坊到山頂有一道331級的石級道。國民黨軍政要人蔣介石、李宗仁、李濟深、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有題詞、題聯或書刻碑文紀念這一戰役。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有許多學生、羣衆到這裏憑弔、瞻仰和祭掃。

桂南天險的古戰場賓陽崑崙關,古往今來不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兵家必爭的戰場和要塞,在歷史上有重大影響。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廣源州儂智高起兵反宋,欲得邕桂七州節度使,不果。四年(1052)佔邕州,自稱仁惠皇帝,建“大南國”,旋掠巒、橫、貴、潯等九州,圍廣州城,汴京震動。宋朝統治者十分恐慌,幾次派兵征討,因崑崙關被儂智高部署佔領,已修建爲堅固堡壘,而且附近山頭,均駐有守兵,居高臨下,宋軍多次衝鋒,均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就在舉國騷動,滿朝文武惶然無措之際,僅作了不到3個月樞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宋仁宗十分高興,任命他爲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並親自在垂拱殿爲狄青設宴餞行。

當時,宋軍連喫敗陣,軍心動搖。狄青受命之後,鑑於歷朝借外兵平叛後患無窮的教訓,首先向皇帝建議停止借交趾兵馬助戰的行動。他大刀闊斧整肅軍紀,處死了陳曙等不聽號分之人,使軍威大振,接着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從各地調撥、屯集了大批的糧草,依智高的軍隊看到後,以爲宋軍不會進攻,放鬆了警惕。。皇佑五年(1053)元宵節,善於用兵的狄青宣佈全軍休息十天,以慶祝佳節,犒賞三軍,安排各營大事張羅,飲宴三天。正月十六日晚,部分校尉還在飲宴,狄青卻突然悄悄傳令整頓隊伍,一面派出小部隊佯攻崑崙關,一面親自率領先鋒部隊,用時一晝夜,從賓州繞道潛行崑崙關東約十華里的佛子坳,經長山驛,在關山堡消滅一守軍後,大軍直抵歸仁鋪,與儂智高親率從邕州傾巢而出的步卒展開激烈的戰鬥。狄青施用“間道絕關”的戰略,成功越過崑崙關,迫使邕州儂智高手足無措,歸仁鋪一役一敗塗地,這就是使狄青傳名於世的“上元三鼓奪崑崙”之舉。夜襲崑崙關是儂智高與北宋作戰的轉折點。自此以後,儂智高部形勢急轉直下,最後被全部殲滅。

宋熙寧九年(1076),交趾(今越南北部)王李乾德派李常傑入侵廣南,圍困邕州,屠城掠婦。敵將李常傑派兵從欽廉橫巒間道潛兵襲據崑崙關,截斷從桂州(今桂林)來援邕州已進駐大夾嶺驛的宋將張守節部。張聞交寇企圖佔崑崙關斷後路,急急回兵以期保關。不料交寇已先佔據,張部至崑崙關前,被伏兵首尾夾擊。此處兩邊高山,無路可逃,全軍覆沒,張守節死陣。

清咸豐九年(1859),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從金陵(今南京)率部折回廣西,其驍將賴裕新經賓州圖取南寧,領軍二萬之衆欲渡捷徑崑崙關。不料被八塘團總歐陽光、韋懷玉率團練據關守險。賴部強攻數日夜,傷亡很重,不能取勝乃退兵,只得繞道武鳴高峯隘前往南寧。

1925年2月,滇軍進攻廣西,佔領南寧,派兵扼守崑崙關。5月16日,桂軍李宗仁等部分兵進攻崑崙關。一支由馬嶺直接正面攻擊關的北面,另一支繞道包抄九塘圩,從南面進攻崑崙關。兩軍在崑崙關地段血戰一晝夜,滇軍經受不了首尾夾擊,不得不棄關,向南逃竄。桂軍咬尾不捨,追至八塘,又勇擊滇軍一晝夜。

1930年7月,滇軍再次圍困南寧城,又派兵據守崑崙關和高峯隘。10月,駐桂林、柳州的桂軍李宗仁、白崇禧部企圖馳救南寧被困的桂軍,但因崑崙關和高峯隘駐有滇軍重兵,無法通過。李、白桂-而取道忻城縣至武鳴縣境,找識路徑之人當嚮導,選擇在兩處險隘之間的山林小徑,跨過高峯山脈,抵達邕郊。在內外夾攻的形勢下,滇軍終於10月13日撤離南寧。而扼守崑崙關、高峯隘的滇軍,枉然空守。

據史籍記載,崑崙關歷史上曾發生過9次戰役。其中最爲著名的是狄青夜襲崑崙關和抗戰期間的崑崙關大捷。

崑崙關

電話:0771-2020856

地址:南寧市崑崙大道50公里處,賓陽縣和邕寧區交界處

思隴鎮:思隴鎮位於賓陽縣西南部,居抗日勝地崑崙關下,與二縣一區(武鳴縣、上林縣、興寧區)六鄉鎮(陳平、新橋、崑崙、羅波、巷賢、太平)相鄰,距南寧市69公里,距縣城20公里,面積173.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9.8萬畝,是典型的山區鄉鎮。南梧二級公路和賓武公路均途徑全鎮,是進入華南地區的重要交通幹線。全鎮共轄15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212個自然村,人口6.3萬。…… 思隴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