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旅遊攻略

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鈞官窯址博物館位於河南省許昌禹州市東環路北段,是一座用來展示鈞瓷文化的專業博物館。

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是禹州市委、市政府於2008年投資興建,由兩院院士、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齊康教授主持設計,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鈞官窯遺址爲基礎,集遺址保護、文物陳列、技術研發、學術交流、鈞瓷製作、宣傳教育爲一體的遺址類鈞瓷專題博物館。博物館佔地4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展廳面積4980平方米,是傳統與現代建築風格有機結合的典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由主體展館、宋鈞官窯遺址展示館和鈞瓷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三部分組成。主體展館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分爲六個展廳:大禹之州,主要展示禹州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浴火千年,主要追溯禹州陶瓷發展的歷史,展示鈞窯產生和得以迅速發展的宋元時期我國制瓷的主要特點;御用官鈞,主要展示宋代鈞官窯器物特點及其在中國陶瓷史、工藝美術史上的地位和廣泛的文化影響;成器之道,主要展示宋代鈞官窯器物產生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文背景及各種先進的製作工藝;萬彩永輝,主要展示現代鈞瓷發展的輝煌成就和鈞瓷鑑賞的有關知識;文苑雅集爲臨時展廳。

宋鈞官窯遺址展示館主要展示宋代官辦鈞瓷窯場完整的制瓷作坊,該遺址於1964被年發現,1974年進行重點發掘,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研究宋代鈞瓷文化、藝術、工藝的重要實物資料。鈞瓷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2009年被河南省科技廳確定爲“河南省藝術及實用鈞瓷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10年被河南省工信廳確定爲“河南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具備成果轉換、製作工藝展示和古陶瓷研究功能,是鈞瓷工程技術研發、文化研究、工藝傳承的前沿陣地,是遊客瞭解鈞瓷製作工藝、參與制作體驗和學習古陶瓷知識的理想場所。

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作爲一座全國唯一的鈞瓷專題博物館、鈞瓷文化傳播的窗口和禹州對外文化交流的平臺,將以其精美的陳列、優雅的環境和獨特的魅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攜手社會各界共同開創鈞瓷美好的未來。

鈞窯始於唐、盛於宋,金元時期在北方形成了龐大的鈞窯系,影響波及今河南境內諸窯及河北、山西、內蒙等省。禹州鈞臺鈞窯在北宋徽宗時期被宮廷壟斷爲官辦窯場,製作不惜工本。鈞官窯瓷器胎質細膩,堅實緻密;造型典雅、端莊古樸;釉色瑩潤,五彩繽紛,尤以多種窯變爲其它窯口產品所不及。宋代鈞窯首先創用銅的氧化物作爲着色劑,創造性成功燒造出銅紅釉,產生出美妙絕倫的窯變釉色,打破歷史上單一釉色格局,極大豐富了陶瓷藝術的裝飾效果,在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國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是在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鈞官窯遺址保護區內,以北宋鈞官窯遺址爲核心創建的遺址類鈞瓷專題博物館。北宋鈞官窯,是北宋徽宗時期(公元1101-1125年)專門爲皇家燒造宮廷用品的官辦窯場,是鈞瓷藝術鼎盛時期的瑰麗寶庫,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鈞官窯遺址於1964年被發現,1974年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保護,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禹州市委市政府在宋鈞官窯遺址保護區內成立“中國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和“禹州市鈞瓷研究所”。2008年,禹州市委市政府擴建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擴建後的博物館總面積達47000平方米,由主體展館、宋鈞官窯遺址展示館和鈞瓷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三部分組成,是國內唯一一座鈞瓷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標識的中心設計理念來自於古語“九天之中曰爲鈞”,禹分天下爲九州,中爲豫州,而鈞臺爲豫州之中。主體標誌形象-的圖案是中國漢字“宋”、“官”、“窯”、“寶”的共同部首“宀”的藝術加工,又像是一箇燒窯的窯口,裏面是滿滿當當的瓷器,用圖案的不同突出“中爲鈞”的含義。因此,此圖標不僅寓意鈞瓷之彌珍華貴、宋鈞官窯之卓爾不凡,更寓意着鈞瓷之原產地—禹州,歷史淵源之久遠、人文積澱之深厚、歷史地位之重要。

地址:許昌禹州市鈞官窯路

類型:博物館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官方網站:http://www.junci.org.cn/index.asp

開放時間:

8:00-18:30(夏季)、17:30(冬季)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二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