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縣德慶學宮旅遊攻略

德慶學宮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學宮是用於供奉聖賢孔子和小孩讀書的地方,大成殿是學官的主體建築,面寬、進深各五開間,殿頂爲重檐歇灰瓦頂,四柱不到殿頂,其建築藝術國內首創。整座建築融宋元時代風格與嶺南地方特色於一體,爲我國宋元木構建築珍品,是廣東省唯一現存的宋元木結構建築。

德慶學宮,座落在廣東省西江之濱的德慶縣城。始建於宋朝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元朝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由石欄、欞星門、泮池、大成門、杏壇、東西廡、大成殿、名宦鄉賢祠、崇聖殿、尊經閣和尊聖義祠等組成,是一組莊嚴、雄偉的古代建築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成殿是學宮的主要建築,氣勢雄偉。爲重檐灰瓦歇山頂,平面呈正方形,面寬、進深各五間。殿內面積三百多平方米,殿高十九點四米。它在建築上別具一格,與“八柱撐空”的一般古代廳堂不同,明間四根金柱不到屋頂,在柱頂上橫架座鬥枋,安放12朵類仿溜金斗,承託壓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形成“四柱不頂”的獨物結構,與廣西容縣“四柱不地”的真武閣,一東一西,一文一武,一天一地,遙遙相對,被稱之爲我國南方古代木構建築的“一對明珠”。是廣東省唯一現存的宋元木結構建築,被譽爲“國之瑰寶”。

學宮者,顧名思義,乃學子上課之地也。在中國,未有現代之小學、中學、大學之前,學宮成了當地培育人才之重要場所。學宮,又稱作孔廟,蓋中國歷史上曾“獨尊儒術”,而儒家之創始人乃孔子。孔廟,無論規模大小,廟內都設有大成殿。殿內用以安放孔子塑像。

在南中國衆多的孔廟大成殿中,論建築規模之大,結構之巧,氣勢之雄,應首推德慶學宮大成殿。這座大成殿始建於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曆史。建後曾倒塌,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是廣東省唯一現存的宋元兩代磚木結構古建築。

德慶學宮原有建築羣佔地39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大成殿居正中,前有文明門、石欄、泮池,後有崇聖殿、尊經閣、明倫堂,還有東西兩原殿。德慶學宮大成殿設計者,獨闢蹊徑,打破了傳統廳堂那種“八柱撐空”的木樑架結構而採用“四柱不頂”的獨特形式以滿足建築物防災的要求。所謂“四柱不頂”就是:在殿樑架不砌上露明藻,左右次間各減了兩根內檐柱,明間正中只豎四根不到頂的圓林金柱,柱頂上橫架座鬥枋,安放四朵類似溜金的斗拱,以承託着壓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天花板上再立圓柱以支撐正樑;在山牆上和前後檐柱的柱頭上。承託着下檐的重疊起來的斗拱。殿身的樑架則用大鹿結構法。

這是古代建築師爲使廳堂免受雷擊,採用消除電學上稱爲“跨步電壓”危險的一種獨特設計;那四根上不到頂的圓木柱,稱作“雷公柱”。從外觀藝術看,大成殿氣勢宏偉,殿面寬闊。加上用高臺基、高柱礎,前檐用花崗石柱,左、右、後三面圍以高牆,使全殿採光良好,光線均勻,又可防洪、防蛀。

大成殿外,正面通花門;重檐歇山牆;屋頂坡度緩,上有雕飾物,正中紅日起,兩邊鯉翹首。兩對雕龍各據一方,昂首天外。這些藝術造型,反映了興建成孔廟的宗旨:“聖人之道,如日中天。鯉躍龍門,聿開文運。”

德慶學宮大成殿,無論外部造型還是內部結構,都有很高的建築藝術,是古代典型的嶺南建築,是不可多得的建築佳品,因此受到我國古建築學家的高度評價,認爲這座大成殿是祖國科學文化的結晶,在當時處於世界建築領先地位,被譽爲"國之瑰寶"。

德慶學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東肇慶市德城鎮朝陽路,始建於宋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這座莊嚴的古建築羣由大成殿、崇聖殿、尊經閣、鄉賢祠、杏壇等建築組成,佔地面積八千多平方米,是我國元代木構建築的瑰寶。

大成殿是學宮的主體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殿高19.4米、氣勢雄偉,它的建築特點是四柱不頂、兩側減柱、斗拱特長。其殿檐的銜接之沒用一釘一鉚,全靠榫頭接駁,角度分釐不差,體現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藝水平。大成殿於1971年重修,現爲縣博物館。

德慶學宮是南國古建築的一顆明珠,國際建築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建築系教授吳良鏞先生譽之爲“國之瑰寶”;國家建設部總工程師章世清教授也稱它是“凝固的歷史,無聲的音樂”。1962年,德慶學宮被廣東省列爲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肇慶市德慶縣悅城鎮朝陽西路26號

類型:古蹟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電話:0758-7780333

開放時間:08:00-17:30。

門票:

肇慶德慶學宮(孔廟)成人票30元

肇慶德慶龍母祖廟+德慶學宮(孔廟)+三元塔成人套票90元

延伸閱讀: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