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白區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遊景區旅遊攻略

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遊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冼太夫人故里位於廣東省茂名市,是爲了紀念公元六世紀嶺南百越俚族女首領冼太夫人而建設的。冼夫人是古高涼郡(今茂名地區)人,與漢族的朝廷命官高涼太守馮寶聯婚。冼夫人一生歷經梁、陳、隋三朝,順應歷史潮流,多次平定叛亂,爲促進嶺南地區的政治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成爲我國曆史上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光輝典範。歷朝皇帝賞賜她的封號就有十幾個之多,如“譙國夫人”等。周總理稱她爲“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隋電白譙國夫人冼氏墓位於電白縣電城鎮山兜村。墓城爲南北向,東西寬123米、南北長110米,總面積爲13530平方米,四周殘牆用沙土打夯而成。墓碑用青色麻石鑿成,高2.07米、寬0.70米、厚10釐米,陰刻楷書,左記“嘉慶已卯”,中署“隋譙國夫人冼氏墓”,右記“電白縣知縣特剋星阿、電茂場大使張炳立石”。《廣東通志》:“隋譙國夫人冼氏墓在縣北山兜娘娘廟後,遺址猶存,碑佚,嘉慶二十四年知縣特剋星阿重立碑。”又載:“山兜冼夫人墓,四周短垣,頹爲高土,人曰鬼子城,乃當日墓城之地也。”記載與此符合。在墓城內散佈有唐代布紋瓦碎片,蓮花瓦當、圈足碗,覆蓮狀石礎和龜形的石質碑座。

在墓碑前50米處,建有一座磚木結構、四合院式的冼夫人廟,座向與墓向相同。面積爲730平方米。據明萬曆《高州府志》卷二《祀典》載:“城北長樂街西巷中又有山兜娘娘廟即夫人所生之地”。可知該廟亦稱山兜娘娘廟,其始建年代當在萬曆之前。廟內牆上保存清代碑刻五塊,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捐款碑,道光四年(1824年)黃姓捐款碑二塊,道光十八年蔡族建首座碑一塊,清代官員所題詩碑刻一塊。此外還保留唐宋年間的石香爐。

近幾年來,茂名市大力整合冼夫人文化資源,重點建設冼夫人教育基地。目前,已建設完成了佔地20萬平方米的冼夫人故里瞻仰景區和13萬平方米的冼太文化公園及1.5萬平方米的冼夫人紀念廣場。教育基地內有豐富的文物資源,並集民族團結進步、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教育爲一體,各種資料檔案、碑刻雕塑、展覽場館、電化教育設施、師資講解隊伍一應俱全。

冼夫人故里現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2月20日,江澤民同志視察教育基地冼太廟時說,當年冼夫人堅持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進步,其功不可沒,至今仍是我輩和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現在每年到冼夫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的人數均逾百萬。

山兜村:茂名市電白縣山兜村位於電城北部。山兜村轄26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453戶,人口7213人;全村總面積12.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63畝。山兜村年平均氣溫爲23.5℃,年降雨量約爲,氣候特徵。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花生…… 山兜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