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臨潁小商橋旅遊攻略

臨潁小商橋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商橋位於臨潁縣黃帝廟鄉小商橋南小商河(潁河故道)上。橋爲敞肩單孔石拱橋,長20.87米,寬6.67米。大拱競誇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爲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淨跨2.13米,矢高1.2米,兩岸小拱腳間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並列砌築而成,主孔每塊拱石間均由咬鐵連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馬,獅子,蓮花和幾何圖案,拱之上端置有獸,伸出橋身。橋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剛力士像,雙肩扛拱,雙手上託,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動,風格古樸。據方誌記載,小商橋始建於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現橋主體結構屬北宋建築風格,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築是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小商橋是一座時代較早的古石橋,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緻,是研究建築和交通史的重要資料。1986年小商橋被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進行了大修。

小商橋是一座坦拱敞肩的石拱橋,與河北趙州橋的結構基本類似,所以專家們推斷,此橋可能是趙州橋的實驗橋。橋長21.3米,寬6.45米,主孔淨跨12.14米,橋體由一主拱與兩腹拱組成。主拱的主孔和兩側腹拱的小孔均爲20塊紅石拱券並列而成。各塊拱石之間由咬鐵相連接。可以看到,主、腹拱的兩側通身都雕刻有天馬彩雲、雲龍、蓮花、牡丹以及三角幾何等圖案。主拱正中龍門石上的那個浮雕爲傳說中的一種吸水猛獸。名字叫做饕餮。另外,主拱與腹拱的連接處也各有一獸頭伸出,北端爲龍、南端爲龜。這些雕刻圖案形象怪異,風格古樸,工藝精湛,對研究我國的古代石雕藝術提供了重要而又豐富的實物資料。

景點位置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黃帝廟鄉小商橋景區

楊再興(?—1140年),南宋抗金名將。南宋武岡軍(治所在今新寧縣盆溪)瑤族人。宋崇寧三年(1104年)生於城步,年幼喪父,隨母李氏來新寧崀山盆溪外婆家居住。自幼習武,弓法神奇。高宗紹興元年(1131),曹成擁衆志成10餘萬,佔道州、賀州,再興爲曹成部將。據傳楊再興是宋初名將楊業的後代。初爲流寇,後成爲岳家軍的骨幹,爲岳飛破僞齊立下大功,大破金兀朮於郾城下,…… 楊再興詳細信息++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北宋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 岳飛父嶽和,母姚氏,世代務農。岳飛青少年時先後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爲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後到相州(今安陽),“爲韓魏公(琦)家莊客,耕種爲生”。 宣和四年(1122)初,岳飛初次從軍。同年十月,在北宋攻遼戰爭中,曾到達遼燕京…… 岳飛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