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縣微山島旅遊攻略

微山島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您看過電影《鐵道游擊隊》吧,也能哼上幾句“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倘若您真的身臨微山湖,佇立微山島,保證使您另有一番情趣,另有一股遊興,另有一陣感嘆。

微山島,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境內、微山湖的東南部島,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內陸島。島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9平方公里(相當於-的2倍、南海地區最大島嶼永興島的4倍)。島上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抗戰時期,著名的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一曲《微山湖上靜悄悄》使微山島名揚中外。

微山島是微山湖上最大的島嶼。據傳,很久以前,島子主峯上落過一隻金鳳凰,自此,島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湖裏物產豐富,日出鬥金。一日,幾個會拳道的島外人來島,欲劫金鳳凰,島上人力敵不過,待金鳳凰被裝進籠子時,籠子突然火起,鳳凰金翅一閃,遁入雲空。留下一個金蛋,沉入山下。不久,天連降暴雨,水如猛獸,大有吞噬島子之勢。島上人冒雨祈拜,金鳳凰顯靈,雨幕中,那隻沉入地下的金蛋幻化成一隻金船和一箇人面魚身的神童,神童隨水勢的大小撐駛着主宰島子沉浮的金船。從此,微山島便水漲島高,永不受水魔侵害了。?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不過是先人用來安慰那些懼怕島子沉陷人的心靈而已。可它確也幫助人們奠定了微山島是高山多次陷落而形成的理論基礎。?

微山島原本是山而並非島。距今約8億至6億年間,形成中國大陸主體的華北地塊和揚子地塊多次的碰撞,聳立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脈。微山島便在其中。那時,山巒疊嶂,岌峯聳峙。然而隨地殼升降變異,這些處於兩大地塊結合部上的危峯峭壁漸漸地沉陷,形成一大奇觀——九十九座錐狀山峯。滄海桑田,千年,萬年,彈指一揮間。似偉丈夫的九十九座山峯,任憑自然修飾、歷史雕琢。自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400餘年間,黃河屢屢決口氾濫南遷,侵奪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泄不暢,淤塞積水,使這九十九座山峯下瀦成湖沼。九十九座山峯經多次的升降和風化剝蝕,已成爲大陸丘嶺似的小山峯,至此,始有稱謂“微山島”。?

微山島四面環水,東西長6公里,寬3.5公里,面積約9平方公里,14處村莊環島瀕水棋佈。日剝月蝕的微山島,如今遠遠望去,則活象一匹不知何時從大漠走來掣波踏浪的沙漠之舟—駱駝。?

踏上島子,最先撞入眼簾的便是島西那高築在山峯上的“三賢墓”了。這三座古墓,是三個難解的謎。?

坐落在島的西北部、全島制高點上的微子墓,因曾落過那隻金鳳凰,故島上人仍俗稱“鳳凰臺”。微子乃商紂王的庶兄,始封於微地(今梁山西北),故稱微子。周公旦平定紂王之子武庚叛亂後,又把微子封於宋地(今河南商丘),以接續殷後。商丘距微山島400餘里,山水阻隔,交通不便,微子爲何葬在這裏??

距微子墓約2公里,位於微山島東峯的目夷墓。目夷,字子魚,微子十七世孫,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其戰略思想可從爲人諳熟的《子魚論戰》中窺見一斑。他的卒年、卒處和葬地鮮見史書記載。習慣於馳騁沙場、軍旅生活的目夷,卒後卻葬於“世外桃源”般的微山島,這不能不說又是一箇謎。?

位於微子墓南1公里許的張良墓,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有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漢留侯張良墓”。墓前原有的“透亮碑”和“松抱槐”,爲微山島的兩奇觀。民間盛傳,張良爲防盜墓毀屍,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實上,張良墓確有多處。張良是否真葬於此,該謎至今未解。?

登臨鳳凰臺,駐足山巔,舉目四顧,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時時可以看到千變萬化的景色:晨暉初露,百里湖面浮光躍金,白帆點點;夕陽西下,夜幕低垂,湖水靜如練,唯見星星漁火閃動。初春,湖水澄澈,點點漁帆似在銀絹素帛上滑動;盛夏,十萬畝荷花映紅天日,縷縷馨香沁人心脾;金秋時節,蒹葭蒼蒼,菰草金黃,水鳥啁啾,漁歌唱晚,千頃湖面採蓮摘菱一片豐收景象;寒冬,遼闊的湖面恰如潔淨的琉璃世界,偶見裝了冰撬的小舟滑向冰面,或獵鴨或鑿冰捕魚。多變的湖面,撲朔迷離,令人留戀忘返。?在島峯上觀湖,確是迷人極了,但若划動小舟,蕩入翠綠的清波中,更是美妙絕倫。且還可西行20公里,去水上覓古,水下尋幽,探那水中古城之勝。這水中沉城叫留城,是漢張良的封地。據史料載:留城曾是魯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市井儼然,樓舍櫛比,富商大賈、名流顯貴雲集,人、車熙來攘往。至唐以前,這裏一直保持着繁華景象。後因黃河氾濫而淤淹了留城。但民間對留城的失陷卻有着神奇的傳說:張良眷戀封地,憐愛百姓。在他彌留之際,曾囑咐兒孫,把他葬在微山島,平禮薄葬,只是要趕緊修造七隻大船。等屍身下葬七天祭祀時,供在墓前備用。子孫們和當地百姓對此頗費猜想:地處廣袤平原上的留城,四周皆無河汊水溝,造船何用?轉而想,張良乃漢室謀臣,定有謀略。子孫們便請來能工巧匠星夜趕造大船。就在張良葬後的第六天,奇蹟出現了:天突降暴雨,黃河決口,濁浪排空,洪峯咆哮,席捲留城。張良的子孫們和部分留城百姓乘七條大船倖免於難。後來,在淤陷留城六十年的那天,人們竟看到在那片水域上覆現原城:依舊是古時的市井,古時的車馬和身着古裝的人。據傳,有幾隻夜漁晚歸的船,竟駛進燈火輝煌的古城區,與古人對酌言歡。從此,“六十年留城一現”便成爲島上婦孺皆知的奇聞。舉世聞名的蓬萊仙境幾乎每年都出現幾次,而古留城卻六十年一現奇景,由此說來,現留城遠比蓬萊仙境更珍稀。若能躬逢其時,可謂眼福不淺。?

千百年來,微山島以廟宇羣矗、香霧繚繞的古墓區和神奇的現留城,吸引了無數騷人遷客聯袂提攜聚於島上,發思古之幽情,抒鴻鵠之齎志。可今日,微山島更以鐵道游擊隊的搖籃和嶄新的風姿而聞名遐邇。?

微山島曾是鋼鐵堡壘般的革命老根據地,是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運河支隊等革命武裝成長的搖籃.島上人民也曾巧用魚鉤陣、鴨槍幫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敵人.1941年7月,著名的微山島之戰,一舉殲滅日僞軍數百人,使敵人視島如虎,聞風喪膽.微山島是英雄的島.微山島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解放的壯歌。?

建國後,微山島人民恪守着憨厚、質樸、勤勞、善良、勇敢的祖傳美德,憑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裝扮着自己的家園。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島上人才真正把箍在頭上多年的窮帽子拋進大湖。微山島的變化令人難以置信:7座70米高的鐵塔,聯袂振臂凌空跨湖,把動力和光明送進島。島上羊腸小道已被平闊的公路取代,全島修築了30公里的環島路、穿山路,昔日的獨輪車道上,如今奔馳着魚貫而行的旅遊車。三古墓修復已初具規模。墓地國槐吐綠,幼柏滴翠,亭、殿重檐斗拱,雕樑畫棟。微子墓墓門爲石制,高5米,依山勢築起了320級拜臺,配套建設了接待室、文物陳列室和碑亭,整個羣體建築蔚爲壯觀。三位久眠於島上的歷史名人若九泉有知,大概也會爲自己塋穴的選擇而慶幸。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微山島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重點發展經濟建設。全島退耕還林、還果4千畝,新植蘋果、核桃、山楂、葡萄等12萬多株,增建了果品、食品加工廠、網具廠、飼料廠等鄉村企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復存在。清晨,當旭日初照之時,島上人早已披一身霞光,滿載而歸了;當夜幕復垂之際,伴着收錄機、電視機的樂曲,從農戶中飛出爽朗的笑聲,湖灘、山頭,飄逸着年輕人彈奏的悠悠的琴笛聲。微山島伴着時代的節奏在奮進。被島上世代視作福星的龜山和虔敬供奉的金船、神童,也淡化在逸香的美酒中。人們似乎只能從古樸的村落、醇雅的民風中窺見昨天的微山島。

門票

30元

景點位置

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