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通天寨旅遊攻略

通天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石城通天寨位於距離石城縣城7公里的大畲村,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中景點以各種形似人或物的山石爲主。遊覽通天寨途徑有二,一是沿南門拾階而上,上山路比較難走,但返程不累;二是從北門步梯而下,較爲輕鬆,返程須另闢蹊徑。

通天寨不算大,景區景點相對集中,在方圓2公里的核心區內,集中分佈有大畲荷花觀光園、古民居南屋、通天寨生態樂園、通天巖、玉盂寺、淨土巖、試劍石、石筍乾霄、鐘鼓石等景觀,整個遊程大約兩三個小時,有較爲完善的遊步道和指示牌。山上的看點,一是一陰一陽的“生命之門”丹霞地貌奇觀,二是天然形成的千佛丹霞,三是比較少見的巖面龜裂地貌。山上有一處玻璃觀景臺,可站在透明玻璃上觀景拍照,體驗凌空的感覺。

若是七八月來到通天寨,山下的荷花盛開,在荷花園裏以荷塘爲前景拍通天寨丹霞山體的全景照,景緻最佳。

通天寨,是久負盛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區,位於距石城縣城七公里的大畲村。因寨上主巖外如兩指相箝,內若兩掌半合,仰視蒼穹通天而得名。寨上怪石如林、猶如丹霞橫空;滿寨龜裂石板,美稱仙人犁田;寨中清泉四季流淌,竹木青翠如海;寨下碧水環繞,四周青山連綿。奇特的山水,秀美的風光,構成了一幅蕩氣迴腸的人間仙景。

在修通公路前,前往通天寨的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客家古驛道“閩粵通衢”,踏着通體溜光的鵝卵石鋪設的古道,似乎再現了客家先人修通這條通往閩粵的驛道所付出的艱辛。通天寨的腳下有一條碧波盪漾的小河,小河上屹立着一座客家先人在宋代修建的石拱橋,後人稱之爲“將軍橋”。傳說元末明初時期,陳友諒率兵退守在通天寨,並派重兵守衛着此橋。朱元璋統率大軍追殺到此,爲爭奪此橋,兩軍發生激烈的戰鬥,一時刀光劍影、硝煙瀰漫、血流成河,最後雙方都有多名將軍戰死於橋上。後人將此橋修復後,稱爲將軍橋。

越過將軍橋不遠,進入到一座傍山而建的客家古村落。該村落建於清乾隆年間,取名南廬屋,爲一黃氏家族所建,是典型的客家“天井式”民居建築羣。分五井,井井相連,共九十九間半。進入裏面真像一座迷宮,走完九十九間可以不見天日,體現了客家先輩高超的建築技巧。現仍有黃家子孫居住。

站在黃家屋的村口,可以看見通天寨一高一矮達幾十米的兩柱氣勢恢宏的石筍沖天而起,名曰“石筍乾霄”。傳說古時有一男一女兩位仙人遍遊天下尋找修身養性之地。一日,兩位仙人在此不期而遇,他們同時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互不相讓。在相持不下之時,寨中的土地公出來調解,讓他們各顯仙術,誰的道行更高,誰就在此-。兩位仙人商議比搭天梯上天,誰先上天誰就爲勝者。兩位仙人搖身一變,化成兩支石柱發瘋似地向天上升起。他們只想到取勝,猛烈的衝擊波帶來了地動山搖、飛沙走石,禍及四周生靈。天宮玉皇大帝發怒,下令雷公劈斷兩支瘋狂猛衝的石柱。雷公得令後,電閃雷鳴,將兩支石柱劈斷,從而留下了這一高一矮的兩柱石筍。

攀登通天寨的路,是在高達近百米的懸崖下面,仰視那倚天而立的懸崖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岩石像威風八面的雄獅、有的像展翅飛翔的雄鷹、有的像俯視小雞的老鷹、有的像觀音、有的像和尚坐禪……集天下奇巖之大成。向上攀登不遠,一座宋代建築的山門肅立在山峽中,剛勁而又飄逸的石刻“石門”兩字,使人浮想聯翩。進入山門向下俯視,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難怪這裏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接近山頂處,有一座明萬曆年間修建的“玉盂寺”,該寺爲全省十四大重點開放寺院之一。來這裏進香拜佛者絡繹不絕,遊玩者也可在此喝上一杯久負盛名的通天茶。通天茶歷經數百年不衰,曾爲朝廷貢品,名噪遠近,取寨上泉水沖泡,茶色碧綠,清香四溢。

寨上主要風景點有“石筍二霄、通天巖、淨土巖、試劍石、萬人坑、船舷崖、仙人犁田、黃蜂吊藪、七仙觀海、鍾仰、石鼓”等等……一景更比一景美,一景更比一景奇,吸引着絡繹不絕的遊人觀賞。

寨上還是一處古戰場,自宋代始,這裏都是一箇重要的戰略要塞,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殘牆廢壘處處可見,猴子城、萬人坑、主薄寨、長庚門現在還可以看到戰爭留下的痕跡。

風景區內古代石刻、石碑甚多,歷朝文人墨客在此觀景飲茶,題詩作對,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

地址:贛州市石城縣琴江鎮錢江村

類型:山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797-5733177

官方網站:http://www.scttz.com/

開放時間:

8:00-17:00春、冬季(10月-次年5月),6:30-19:00夏季(6月-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