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縣黃帝城旅遊攻略

黃帝城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黃帝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西2公里處。黃帝城遺址呈不規則正方形,長寬各500米,城牆系夯土築成。現存城牆高3至5米,南、西、北城牆尚在,東城牆浸於軒轅湖中。黃帝城遺址內,有大量陶片,除少量夾砂泥質粗紅陶外,大部分是泥質灰陶和黑陶。器物殘件和陶鼎腿、乳狀鬲足、粗柄豆櫪等,到處都可揀到,有時還可揀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鑿、石紡輪、石環等。涿鹿之野的黃帝城,這座殘破的5000年前的古城堡,中華民族這個東方偉大的民族就從這裏起步!最初的文明就從這裏開始創立!

黃帝泉,即古之阪泉,位於黃帝城東0.5公里處。傳說黃帝當年常在此泉“濯浴龍體”,故又稱“濯龍池”。黃帝泉爲自流泉,水自平地湧出,瀦而成池,池圍97.2米,直徑31米,北有一出水口,潺潺流向千年形成的天然河道,足供礬山鎮十多個村莊萬餘民衆飲用。據國家水利部門專家測定,黃帝泉水爲地下1700米至5000米的深層水,水色清澈,泉湧如注,冬不結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水不僅是生命之源,而且人類的文明生活也離不開水。水利學家說,黃帝在涿鹿一帶的統一戰爭,就是由尋找水源開始的。當我們手掬這水質甜潤的黃帝泉水時,會自然想到,涿鹿這一帶能夠成爲始祖文化的誕生地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否與這裏豐富的水資源有關呢?

在軒轅湖以東、黃帝泉以北200米處,原來建有黃帝祠(現不存,改建爲“中華三祖堂”),傳說與黃帝城同建於黃帝時代。黃帝祠是我國曆代帝王將相祭祀懷古的殿堂。秦始皇、東晉司馬德宗、清乾隆等,都曾不遠千里,風塵僕僕,前往拜謁。著名的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曾揮筆寫道:“我瞻涿鹿郡,古來戰蚩尤。黃帝立此極,玉帛朝諸侯。”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委派了一箇15人代表團到陝西黃陵祭黃帝陵,其祭詞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對於具有開國奠基意義的黃帝城來說,情同此理,這個祭詞也同樣適用;

軒轅黃帝是華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是炎黃文化的傑出代表,他的勇敢、智慧和功績,五千年來,世世代代不衰。黃帝城,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走近她,你會感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爲什麼會千年不泯,因而這座最古老的城堡,是一處極具真實性,極富特色,極有深意的揭示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寶地;

河北張家口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爲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爲“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 黃帝詳細信息++

礬山鎮:礬山鎮,位於北緯40°13ˊ,東經115°25ˊ,海拔690米—2303米,轄2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152.85平方公里,總人口20030人。耕地面積5.6萬畝,葡萄和杏扁是兩大支柱產業,有着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礬山鎮毗鄰京津,東南距北京120公里,距官廳湖15公里,東南與北京市門頭溝區接壤,境內交通便利,爲信息的傳遞和人流物流的集…… 礬山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