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浩特市興安盟成吉思汗廟旅遊攻略

興安盟成吉思汗廟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成吉思汗廟位於烏蘭浩特市城區北部海拔高度350.4的罕山山頂,爲罕山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廟殿呈‘山’字型輪廓,中間是高2.8米的正殿,東西兩側是高16.62米的偏殿,建築面積322平方米,建築上體圓頂方身、中軸對稱,大殿正中的大理石臺基上座落着高2.8米、重2.6噸的成吉思汗金身銅鑄坐像,兩旁陳列元代兵器,東西偏殿陳列元代服飾、書簡、器皿。各殿天花板上繪有蒙古古代圖案,地上覆花地毯。壁上有表述成吉思汗豐功偉績的大幅壁畫,粉牆金頂、莊嚴肅穆,方圓幾十裏即可仰視其雄姿。該廟始建於1940年5月,1944年10月落成,總面積6.8萬。

成吉思汗廟融蒙、漢、藏三個民族的建築風格於一體,採取古代漢族建築中慣用的中軸對稱佈局手法,建築主體圓頂方身,綠帽白牆,具有典型的蒙、藏建築特色。

成吉思汗廟坐北朝南,下方上圓,廟殿呈“山”字型,中間是高28米的正殿,東西兩側是高16.62米的偏殿,共有9個尖頂。用綠色琉璃鑲制,正殿圓頂中央懸掛蘭色長方形匾額,-“成吉思汗廟”(蒙、漢兩種文字)。廟殿建築面積822平方米。正殿有16根直徑0.68米的大紅漆明柱,大殿正中的大理臺基上坐落着高2.8米、重2.6噸的成吉思汗全身鑄銅座像,兩旁陳列元代兵器。東西偏殿陳列元代服飾、書簡、器皿。三座大殿天花板繪有蒙古古代圖案,大殿和走廊牆壁有成吉思汗箴言字畫與當代畫家思沁繪製的大型壁畫。其中《鐵木真少年時期》、《成吉思汗廟統一蒙古各部》、《蒙古國的建立》、《蒙古鐵騎兵》、《暢通東西方》等壁畫,於1989年載入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祕史人物畫冊》。

成吉思汗廟建成後,受到了當地蒙古族人民的珍重。解放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烏蘭浩特市人民政府都把成吉思汗廟當作重點文物加以保護,並在這裏舉辦過工業、農業、牧業等生產成果展覽。1983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撥來專款,地方自籌了一部分資金,開始全面維修廟宇,並在它的腳下修建了罕山公園。

成廟廟殿建築面積822平方米。正殿內有16根直徑均爲0.68米的紅漆明柱之撐廟頂。正中北側大理石臺基礎上安放着2.8米高、2.6噸重的成吉思汗全身鑄銅貼金坐像、端莊威嚴。置身廟內,頗有莊嚴肅穆之威。廟殿四周建有高2.8米、1000餘米長的灰頂白壁圍牆。南牆正中建有10.8米高的藍色琉璃瓦頂山門。山門至廟宇間逐漸上坡地勢,修有寬10米、長180米的花崗岩石階,階分9組,每組9級。廟殿東南側建有"成吉思汗箴言長廊",豎立着數十塊刻有成吉思汗箴言的黑麪石碑,碑體兩面內容爲蒙漢文對照,書法種類各異,風格多樣。漫遊碑廊,既能體會箴言內涵哲理,又會得到優美的藝術享受。長廊南側,有"神馬廄"遺蹟。廟殿西南側,建有白色蒙古包式的圓形建築,原是收藏經書之地,現爲展覽廳,展有成吉思汗生平偉業的資料,部分文物及成廟60年的歷程資料,還展有黨、國家和自治區領導及各界知名人士到成廟視察、參觀的留影、題詞。

成廟院落佔地56280平方米,院內遍植青松、翠榆和山杏等樹木,濃郁蔥蘢。成廟山門下罕山公園入門不遠處路中央,安放着8匹銅塑駿馬,造型各異,神態逼真,據傳8駿馬爲成吉思汗創業前家中的心愛坐騎。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