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上裏古鎮旅遊攻略

上裏古鎮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上裏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距城區27公里,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東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雨城,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

古鎮初名“羅繩”,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邊茶關隘和茶馬司所在地,還是近代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又因場鎮內有韓、楊、陳、許、張(韓家銀子-錢、楊家頂子-官、陳家穀子-田、許家女子-靚、張家錠子-鬥)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稱“五家口”。
古鎮的街道均爲石板鋪成,建築羣的房屋爲木製樓閣,錯落有致,青瓦飛檐流光益彩,木製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鏤空雕、鑲嵌雕刻組合而成,畫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藝術雖然被歲月侵蝕已殘舊失去了光鮮色澤,然而其工藝的精湛、構圖的精巧卻無法掩飾,凸顯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裏鎮,東接名山、邛崍,西接蘆山、雅安,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所謂的南方絲綢之路,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已出現。它以四川爲起點,經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宏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也稱“蜀身毒道

組圖(20張)”,總長200公里,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也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上裏古鎮古時爲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爲“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爲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爲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上裏鎮古時有5家大姓聚居,俗稱“五家口”,即是:韓、楊、陳、張、許五大家族羣聚。關於五大家族的傳說更是各有千秋:韓家銀子(官商錢多)、楊家頂子(官宦世家)、陳家穀子(屯糧大戶)、張家棍子(骨科習武)、許家女子(漂亮勤勞),其中的故事耐人尋味。
上裏古鎮的建築格局具有以民居爲主的空間特色,建築風格仍以明清時期的爲主。古鎮的街道主要呈“井”子佈局,且都不寬,兩邊全是老式的鋪面。古鎮以木結構爲主要建築,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願小鎮平安。

上裏古鎮(20張)古鎮民居保存得比較完好,多爲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寬展的戲壩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頂戲樓,是川中場鎮不多見的巧妙設計。現存多座石橋,其中以“二仙橋”爲代表。上裏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所以經濟不發達。但諸多非農業成份的滲入,也使小鎮的經濟有所發展,在規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格局。
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途經上裏並駐紮半年之久,在鎮內留下的數十幅石刻標語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革命歷史文物。
正如《中國古鎮遊》一書中的記載以及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川西北調研組朱曉林博士(上海同濟大學)寫道,“鎮內石板鋪街、木屋爲舍、建築羣高低錯落、古風宛然;大院整個建築雕樑畫棟、飛閣流丹,鏤空細刻、曲盡其妙,……均爲清代佳作;從現狀總體風貌與居住建築羣規模而言,上裏鎮是保護的相當完整的鄉土聚落。”
近年來,《聊齋志異》、《山那邊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槓爺》等一批影視劇將這裏作外景地,到這裏來的遊客逐年增多。

上裏古鎮歷史

上裏鎮歷史悠久,根據境內尚存的文物記載,古鎮初名“羅繩”,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驛站、關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區的關卡之一。到了明末清初,由於古鎮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日益繁榮,便以五大姓氏更名爲“五家口”,至今仍流傳着這五大家庭的各自千秋,即:楊家頂子(官宦仕家)、韓家銀子(經商錢多)、陳家穀子(糧田衆多)、許家女子(長得標緻)、張家碇子(習武賣藥)。
解放後,依據隴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鄉劃爲上裏。古鎮人口探源,據史書記載,這裏漢以前爲青衣羌人領地,漢至隋歸嚴道縣管轄,隋末唐初曾一度隸屬臨邛郡,爾後歸雅州府。古時的西蜀稱“西南夷”爲開發這片寶地從先秦到明清間,曾有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如秦滅趙國後,徒趙國臣來巴蜀,漢代遷楚國臣民來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移民。
上裏早期爲民族聚集區,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爲主。由於 上裏鎮

南方絲綢之路的不斷繁華,常有外地民族來此定居,他們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和境外文化同當地文化融合成了統一的漢文化,至今給我們留下遍及全鎮的文物古蹟,使參觀者常常陷入史海沉鉤之中。
上裏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北部,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亦是近代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古鎮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澱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擁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8處,先後被評爲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革命老區和“四川省十大古鎮”。
古有詩云:“二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正是對上裏古鎮生動形象的總體描繪。二水環繞的古鎮內明清建築錯落、古樹參天,茶馬古道上唐宋文物遺蹟衆多,近代紅軍石刻標語隨處可見。讓往來遊客踏石板道上體味歷史的滄桑,漫步於小溪流水邊享受怡人的田園風光,站在古老的石橋上領略自然的恩賜,沉醉在白馬靈泉邊聆聽古“羅繩”興衰的故事……

上裏鎮:雅安市轄鎮。1928年設上裏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置鎮。位於市境北部,距市區22公里。面積75.8平方公里,人口1萬。雅(安)上(裏)公路終此。轄四家、五家、六家、七家、廟、共和、治安、箭桿林、白馬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子,兼產茶葉。建於宋代的恆溫間歇泉白馬泉、白馬寺和清代“雙節孝石牌坊”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裏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