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垓下遺址旅遊攻略

垓下遺址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垓下之戰遺址位於北緯33°21′,東經117°38′處,在今靈壁縣城東南,韋集鎮單圩老莊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決戰於此,劉邦大敗項羽,迫使項羽演出“霸王別姬”和自刎烏江的歷史悲劇。如今,這片土地已經很難找到當年戰爭的痕跡,不過依然留下了許多傳說和紀念建築。

座落在今靈璧縣城東15華里,宿(縣)泗(縣)公路南側。虞姬爲項羽的寵妾,當年楚漢相爭,項羽四面楚歌時,虞姬自刎而葬於此。公元前202年楚漢決戰垓下(今靈璧城南沱河北岸城後大隊),項羽兵少糧盡,四面楚歌,陷入重圍,遂夜飲帳中,面對寵妾虞姬、駿馬烏騅,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王歌罷而泣,虞姬知軍情突變,哀嘆大勢已去,歌而和之。《史記正義》引《楚漢春秋》雲,虞姬歌詞爲: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虞姬歌罷,拔劍自刎;項羽突圍,倉皇出走,途中築冢葬此。

位於靈璧縣城西北,今尹集鎮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漢兩軍大戰濉水之濱,項羽大敗劉邦於此。

霸城煙雨:城內原有古壽聖寺,寺中有一千年皁角樹,樹冠如蓋,玉立聳天。遠觀霸王城,樹木蔥籠,煙雨蒼茫,氣象萬千,引人遐思。漢陵秋色:濠城周圍多土丘,素有“濠城古堆三千三,數罷金山數銀山”之說。虞灣夕照:虞灣,又名虞姬灣,在今固鎮縣濠城鎮垓下村境內的沱河南岸,西距垓下遺址約1公里,傍堤臨水,蘆葦叢生。每逢雨季,在夕陽的照射下,碧波重粼,垂柳滴翠,令人胸襟開闊,心馳神往。撒金曉月:撒金橋,扼南京至北京的官道要衝,在古洨城西南約200米處,爲一石橋。夾山簫韻:夾山,又名夾山口,在今固鎮縣濠城鎮垓下村境內。古剎晨鐘:濠城多寺廟,清晨寺廟鐘聲齊鳴,宏亮深遠,音傳數里,振聾發饋。洨上雙虹:洨水即今沱河,水首源於河南商丘,東流入淮。流經濠城的河段修有兩座拱橋,構造精巧,建築雄偉,恰似雙虹凌空,左右輝映。沱沙落雁:每到秋季,古洨城東西上下十餘里河灘上,會有成羣的大雁在此棲息,成爲沱河兩岸一大景觀。

2010年1月6日,《“垓下遺址”豈能“過河”》一文,對近日新修訂的《辭海》把垓下遺址地理歸屬從“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改爲“今安徽固鎮東北沱河南岸”的“垓下過河說”提出質疑。此文一經刊登,便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很多讀者致電本刊,對此事予以關注。1月11日,記者一行來到靈璧,與該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及部分專家進行座談,並走訪了垓下遺址附近的村民,他們紛紛表示,“不能給歷史製造懸念,不要給子孫留下遺憾!”

保護範圍:南部以護城河堤與進入城址的道路交點爲基準點,向南30米的東、西一線爲界;東部沿田間小路與護城河堤平行向北至沱河北岸;西部自河堤南小路向北至沱河南河堤,再向北至沱河南岸臨時渡口與北岸的臨時渡口相連一線爲界;北部邊界爲沱河北岸。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南約1260米,以329省道、南側270米溝渠、孫莊北側爲南側界;北約150米,以沱河以北灣堤壩原址爲界(靈璧縣境內);東約1500米,至虞姬灣東側;西約1300米,包含西側古墓區,以新莊西側公路爲界。

韋集鎮:韋集鎮與泗縣、五河、固鎮三縣接壤,位於靈璧縣東南部,全鎮23個行政村,280個村民組,9262戶,49017人,106813畝耕地。著名的垓下古戰場就在鎮境內,留有古戰場遺址,城後漢墓等文化遺址。全鎮地勢西高東低,土壤多爲砂礓黑土,三南路經鎮政府門前,橫穿韋集鎮。農業。自1998年以來,全鎮人民戰勝了交替發生的旱、澇、蟲、病等自然災害。特別是2000…… 韋集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