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壩縣張良廟-紫柏山風景區旅遊攻略

張良廟-紫柏山風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漢張留侯祠,俗稱張良廟。是東漢末年,漢中王張魯爲紀念一代謀臣,漢初三傑之一張良而建。

張良,字子房,戰國時韓國人,本姓姬。秦始皇滅韓後,姬公子爲報喪國之仇,重金聘求力士刺客,於博流沙欲以大椎擊始皇,錯中副車。事敗後,避難至下邳,更名張良。

靜臥於秦嶺南坡紫柏山麓的張良廟,青山環抱,溪澗縈繞,實爲人間仙境。曾是早期道教活動的勝地之一,陝南道教活動的中心。

經歷代整修擴建,佔在1.4萬多平方米的張良廟如今有大小九個院落,殿、堂、樓、閣、亭、廊、橋、榭等多類古建築,150餘間房舍。主要景觀有牌樓、進履橋、大山門、三清殿院、二山門、大殿院、北花園、拜石亭、迴雲亭、南花園、第三洞天、草亭、雲梯和授書樓等。其中屹立於大殿後山嶺之巔的授書樓是廟內的最高建築,掩映在紫柏青松間,急隱忽現於雲海霧濤之中,猶如一座飄臨凡界的仙閣。廟內佈局匠心獨運,建築雕樑畫棟,古韻依舊,香纏霧繞中似有仙蹤可覓。古往今來,名人雅士皆醉心於此,對張良的驚歎和敬仰難計其祥。現存摩崖題刻51處,碑題39通,楹聯40餘幅,匾額面,如此豐富的人文景觀亦令人叫絕。更有奇物,祠廟院內獨有的拐竹可謂世間罕見。此竹主幹近根部多有數節彎曲,離地三、五盡後便呈常態。倘將此幼竹移栽他處,即如普通一般,再不彎曲。

早在1965年,張良廟就被陝西省列爲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張良廟紫柏山被列爲省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紫柏山又被列爲陝西省三大名山之一,成爲開發漢中市旅遊資源的龍頭。

該景區是由張良廟、紫柏山組成,集山嶽、峽谷、洞坦、泉溪、雲海、森林、高山草甸、珍奇動物、稀有植物等自然景觀及古代建築、園林、摩崖石刻、古戰場遺址、古文化風情、宗教文化於一體,形成陝南最大最獨具魅力的旅遊度假地,1993年被列入省級風景名勝區。

張良廟,又名漢張良留侯祠。1956年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陝南融南方園林之秀麗與北方殿堂之宏偉於一爐的最大古建築羣,也是中國早期道教活動聖地之一,國家3A級景區。祠分九院,殿、亭、樓、閣俱全,雕樑畫棟,典雅俏麗,規模宏大,技藝精良,可謂巧奪天工,舉世罕見;四周五嶺(光華、葦陀、青龍、鳳凰、柴關)環抱,二水(青羊河、野羊河)夾流,松柏蓊鬱,修竹搖曳,衆鳥和鳴,泉音似琴,終年雲纏霧繞,宛若“世外桃園”、“人間仙境”。當地有“張良廟賽過北京、柴關嶺霧氣騰騰”之說。

紫柏山,山上古樹多紫柏,故名紫柏山。景區風光秀麗,坑坦連片,溶洞奇特,山峯突兀,具有東險西秀,南奇北絕的特點,自古有“七十二洞、八十二坦、九十二峯”之說,相傳是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的辟穀修道之地,也是道教活動聖地,素有“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紫柏歸來不看草”之說。

門票價格:旺季:80淡季:45

諮詢電話:0916-3922786

郵編:724100景

區地址:留壩縣留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