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區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旅遊攻略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位於越秀山西側的象崗山上,是利用1983年在象崗發現的第二代南越王趙昧的陵墓而建成的,也是廣東省第一座古墓博物館。館內可分爲三部分,一是面向解放北路的綜合陳列樓,主要陳列香港楊永德伉儷捐獻的歷代瓷枕和其他臨時性展覽。二是南越王墓墓址,按原狀保存,並對外開放。三是於墓室西側的主體陳列大樓,陳列南越王墓0土的文物珍品。

1983年6月,在廣州象崗發現了一座大型南越國古墓,同年8月25日至10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廣東省博物館聯合組成象崗漢墓發掘隊對該墓進行發掘,墓0土“文帝行璽”金印等一千餘件珍貴文物,證明墓主就是第二代南越王趙?。發掘結束後,廣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墓址就地保存並在此籌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南越王博物館的籌建,得到國家文物館的大力支持並撥出專款對陵墓進行維護和保護,還派出文物專家共商博物館的籌建和文物保護工作。廣東省和廣州市領導亦十分關心和支持南越王基博物館的籌建工作。1987年和1990年廣州市政府先後撥出近5000萬元在象崗籌建南越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由我國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莫伯治先生設計。其中面向解放北路的綜合陳列樓於1988年2月建成並對外開放。主體陳列室亦於1993年2月正式對外開放。南越王博物館以保護古墓爲主題,保持了古基的歷史純潔性和歷史可讀性,並參照文物保護的“威尼斯憲章”的原則,在遺蹟與新構築物之間,外觀識別有明顯的區分,不以今損古,不以假亂真。

南越王博物館整座建築外觀均用紅砂岩石砌築,這紅砂岩和墓室頂蓋石相類。博物館正門面對車水馬龍的解放北路,附近現代建築高樓林立,爲突出自己的獨特形式和風格,顯示自己的風采,刻意選用紅砂岩砌築了兩幅高達12米,寬36米的巨幅石牆。石牆上的建築裝飾的浮雕藝術圖案共3組,其中浮雕主體是左女右男兩個高達10米的越人,短袖、短褲、赤足。兩個巨人腳踩巨蟒,手握躋首,動作瀟灑大方,神情泰然自信,反映出越族祖先不畏-、敢於開拓進取的精神。在男的操蛇之神上空刻有烈日火焰,寓意勇敢剛強,女神上空刻的是彎月和星星,寓意柔靜,日月爭輝,剛柔相濟。這組浮雕圖案是從南越王墓中的漆木屏風銅構件上的“操蛇之神”脫胎而來的,畫龍點睛地突出了南越文化的特色,巨神的旁邊還有一組騰龍飛虎的圖案,取自於南越王墓出土的精美玉飾。在正門的臺階兩邊,還有一對用紅砂岩雕刻的猛虎,正在虎視眈眈作跳躍狀,它也是根據基中一件錯金的虎節而來的。

博物館正中還築起一道十三米高的藍色玻璃幕牆,正中懸掛一箇直徑3米的鎏金龍鳳紋館徽,這個館徽亦是仿自墓0土的玉佩件精品??透雕龍鳳紋重環佩。其雙環把玉佩分爲內外二區,內區是一遊龍,前後足和尾都伸出至外區;外區飾一引-鳴的鳳凰站在游龍伸出的前爪上。鳳首與龍頭相對,整件佩飾構圖新穎,疏密得宜,雕技精絕,選爲館徽,當之無愧,亦爲南越王博物館增輝不少。

南越王墓室在原址進行加固和防水防潮處理後,又在其上加蓋了一箇覆鬥形玻璃幕罩,墓室四周院落用紅砂岩砌築迴廊,迴廊與墓室之間是綠茵茵的草地,在藍天白日和綠草的襯托下,覆鬥形的金屬玻璃罩內墓室格外引人注目。

在墓室的北面,是用紅砂岩砌築的主體陳列室,其上方有一箇紅砂岩的金字塔建築,主體陳列室分爲兩層,巧妙地利用了山崗的地勢,依山建築,拾級而上,將墓室迴廊和主體陳列室連成一體,用紅砂岩爲建築外觀,使現代展室和古墓融爲一體,在一片灰濛濛的“石屎林”中,表現出其鮮明的個性和風格,起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南越王墓因此迅速成爲廣州旅遊的熱點,中國黨政主要領導-、李鵬、-等以及不少國外政府首腦和貴賓,都來到這裏參觀訪問,廣大遊客亦先睹爲快,反應極爲熱烈。

目前,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藏品,以原南越王墓0土的一千餘件(套)文物爲主,還有香港知名人士,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名譽館長楊永德先生伉儷捐獻的二百餘件歷代中國古瓷枕等,這些文物是館藏文物的基礎。

南越王墓出土的珍品除在本館陳列外,還應邀到國內外展覽,先後到過香港、日本、臺灣、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巡展,墓0土的部分精品,也送到北京故宮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展覽。而每年到廣州南越王博物館參觀的人數,達到數十萬人次,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正以其精彩的藏品和富有特色的博物館建築而愈來愈吸引廣大的中外遊客。

地址:解放北路867號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