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區鳴鳳山金殿風景區旅遊攻略

鳴鳳山金殿風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太和宮金殿,又名銅瓦寺,坐落在昆明城東北郊鳴鳳山,俗名鸚鵡山。鳴鳳山原名相度山,明萬曆年間始創太和宮金殿以後,改稱鳴鳳山,系明代以來雲南著名的道觀風景名勝區。海拔2000米。

清康熙年間重建鳴鳳山太和宮銅殿,“範銅至五百餘萬之多”(250噸)。1980年清洗銅殿煙塵污垢時,發現銅殿正樑上通體被煙垢覆蓋的銘文,梁中間的字被藻井遮蓋,我爬上去看是“大清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大呂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親王吳三桂敬築”。銘文證實清康熙九年(1670年)吳三桂修葺太和宮,重建真武銅殿,銅鑄神像,豎“銅幡竿十餘丈,亭亭特立”。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十六日竣工落成。因吳三桂康熙十二年(1673年)舉兵反清,故方誌碑記只稱“清康熙九年重鑄”,迴避是吳三桂重鑄銅殿。

吳三桂重建真武銅殿後,鑄了一口“七星寶劍”懸掛在銅殿內,這就是碑記中所載真武“慧劍高懸,常伏魔而制怪”。吳三桂又將其使用過的一把木柄大刀,重12斤留在太和宮,以炫耀其武威。

太和宮金殿於1950年軍事接管,定爲“昆明市金殿名勝區”。先後隸屬文教局、建設局、文化局、園林局管理。1966年“0”“掃四舊”期間,各殿泥塑神像被破壞,殿宇坍塌,荒煙蔓草。1968年又將太和宮劃屬昆明力車胎廠作宿舍,1970年由昆明市城建局收回。

1997年至1999年,市政府先後在鳴鳳山金殿投資2000萬元,全面維修太和宮古建築羣,整修鐘樓,開闢鐘樓旅遊服務區,興建大型觀賞溫室,新建杜鵑精品園,開發蘭圃和蕨類植物園,重建秋園餐廳,改造旅遊招待所,重建園內旅遊廁所。在金殿自籌資金興建“中國金殿博覽苑”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金殿青銅文化旅遊景點。這次整治修建,爲太和宮金殿創建四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修葺和興建。金殿名勝區1999年躋身雲南省一流風景名勝區。它是鳴鳳山上的最高建築,登樓四望,視野極闊,是東郊遠理想之地。

金殿公園位於昆明城東約七公里的鳴鳳山上。因大殿用黃銅鑄成,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燦爛,故而得名“金殿”,又稱爲銅瓦寺。金殿爲重檐飛閣仿木結構方形建築,殿高6.7米,寬、深各6.2米,總重250噸,是中國最大的純銅建築。

地址:昆明市盤龍區鳴鳳山上穿金路

類型:城市公園古蹟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2小時

電話:0871-65018306;0871-65014511

開放時間:

7:30-18:00

交通

可乘6、10、71、76路公交車到達,也可從世博園乘纜車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