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柺區五當召旅遊攻略

五當召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五當召,蒙古語“五當”意爲“柳樹”;原名巴達嘎爾召,藏語“巴達嘎爾”意爲“白蓮花”,“召”爲“廟宇”之意。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第一世-羅布桑加拉錯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爲藍本興建,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多次擴建,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因召廟建在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稱其名五當召。五當召依地勢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經堂、僧舍2500餘間,佔地300多畝,分佈在1.5公里長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築,羣山環繞,爲蒼松翠柏掩映,雄渾壯觀。

五當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柺區東北約45公里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

五當召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景區。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五當召的主體建築,以八大經堂(現存六座)、三座-邸和一幢安放本召歷世-舍利塔的靈堂組成;另有僧房六十餘間以及塔寺附屬建築,全部房舍二千五百餘間,佔地300多畝。-

現存六大經堂爲蘇古沁殿、洞科爾殿、卻伊日殿(顯教經堂)、當圪希德殿、阿會殿(密宗經堂)、日本倫殿(菩提道學經堂)等。蘇古沁殿爲全寺-誦經之所。這些殿宇規模宏大,均爲曲型的藏式建築羣。殿內塑像,壁畫,唐卡(卷軸佛畫)俱全,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達十米的釋迦牟尼銅像,或供高達九米的黃教始0喀巴銅像,或0金剛像,或供奉白度母和綠度母塑像等。三座-府邸在阿會殿的南面,其中洞科爾-府規模宏大,爲第二世-熱西尼瑪於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所建。左右是接待多倫諾爾匯宗寺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和章嘉國師而建造的兩座府邸。

建築物外牆潔白方整,開有深暗的柱廊和窗洞,屋頂爲平板式四方形。主要建築坐落山谷內一處凸出的山坡上,包括蘇古沁獨宮、洞闊爾獨宮、當圪希獨宮、卻衣林獨宮、阿會獨宮、日木倫獨宮、甘珠爾府、章嘉府、蘇波爾蓋陵等,兩側還有一座座-居住的房舍。鼎盛時期廟內-有千多人。

蘇古沁獨宮坐落全廟的最前部,是舉行全體-誦經的場所。經堂內的立柱全用龍紋的栽絨毛毯包裹,地上滿鋪地毯,牆壁繪有彩色壁書,後廳及二、三層內供奉釋迦牟尼、宗喀巴及歷代佛師。在蘇古沁獨宮西面與其並列的卻人林獨宮,是講授佛教教義的地方,殿內的十公尺高釋迦牟尼銅像是全召最大的銅鑄佛像。高踞這兩宮之上的,是洞闊爾獨宮,是講授天文、地理的場所,門楣上懸掛著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廣覺寺”匾額,宮前有講經臺,是-學經和口試之處。阿會獨宮位於山坡最高處,是傳授醫學的學部。日木倫獨宮爲教義學部,專門傳授-歷史、教義、教規。

主要建築位於山谷內一處突出的山坡上,主體建築由六殿、三府、一陵組成,兩側還建有一棟-舍房。全廟佔地面積約300餘畝,殿宇和倉房2500餘間,整個建築採用西藏式建築風格,平頂方形樓式結構,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其中最大的建築爲蘇古沁獨宮,裏面供奉着最大的銅鑄佛像,以及釋迦牟尼,黃教創造人宗喀巴及歷代佛師,蘇古沁宮的西邊爲講授佛教教義的卻依林獨宮。蘇古沁宮東側上面即爲五當召的中心建築,洞闊爾獨宮,緊靠其後的爲圪希德獨宮,另外還有阿會獨宮和日本倫獨宮。除六殿外,三府爲甘珠爾府、章嘉府、洞闊爾佛爺府,以及山坡最上層的蘇波勒蓋陵,即塔陵。

五當召是內蒙古地區有名的學問寺。它爲了弘揚佛法,專門設有供-們學習經典,研究佛學的學塾(札倉)。學塾分四在部分:時輪學部,設於1750年;顯教學部,設於1752年;密宗學部,設於1800年;菩提道學部,設於五世少佛時期,是本召設置最晚的學部。蒙古著名史學家達摩陀羅在《白蓮念珠》中記載,“五當召的經學最爲有名,到19世紀末時,本召僧侶仍有八百餘名。”

五當召是享有特權的政教合一寺院,設有監獄、法庭,並有武裝。且建築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畫和雕塑,體現了很高的藝術價值。

地址:包頭市石柺區吉忽倫圖蘇木

類型:古蹟寺廟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472-8715022

官方網站:http://www.zgwdz.com/

開放時間:

9:00-17:00

門票

五當召門票成人票門市價60元

延伸閱讀: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