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縣澤州青蓮寺旅遊攻略

澤州青蓮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蓮寺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5公里的陵石山中。

青蓮寺下臨丹河,背依高山而建,與中國古代“面山背水”的風水建築觀念十分吻合,整個寺院雄峻秀奇,別具風格,所臨山崖的肢內的一池清水經年不涸不溢。摩崖上刻有東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題記。寺院分爲古青蓮寺和新青蓮寺兩個部分。古青蓮寺始建於北齊天保三年(552年),唐懿宗鹹通八年(867年)賜名“青蓮寺”。新青蓮寺始建於隋唐,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賜名“福嚴禪院”。自唐代以後,歷代均有所增建,院內古柏虯柯,銀杏參天,幽雅素靜。

寺內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藏經樓、釋迦殿、羅漢樓、地藏樓及經堂、僧舍,高低錯落,左右分佈對稱。釋迦殿古樸大方,雄偉壯觀,懸檐歇山頂,頭栱肥碩,飛檐騰空,具有明顯的宋代建築風格,殿內塑釋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賢二弟子,東西配殿樓上各塑廣法天尊、十六羅漢和地藏菩薩、十殿閻羅,個個栩栩如生,威嚴肅穆。寺院東部一堵山崖壁立,崖上平坦如臺,長寬各約丈餘,相傳是高僧慧遠禪師注《涅槃經》的擲筆臺,明朝王國光有詩云:“高僧雲臥到蓮宮,臺上傳經寫色空。落筆山頭乘鶴去,老松猶響雨蒼風。”臺南端建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東望,皓月從珏山峯間冉冉升起,故而名爲“珏山吐月”,亭內壁上還嵌刻有許多歷代文人墨客賞月的題詩,亭的樑架結構及石柱上題有崇寧、熙寧等年號,由此可知是宋代的建築。寺內有還有許多唐、宋、明、清各代的碑刻,字體齊備。有真、草、隸、篆等。寺南大殿的唐碑上刻有唐寶曆元年(825年)“硤石寺大隨元法師遺蹟記”佛殿圖,比西安大雁塔陰刻佛殿圖稍晚,在建築史上具有很高價值。(國家文物局)

延伸閱讀: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