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區善化寺旅遊攻略

善化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善化寺(第一批國保)

時代:遼、金

地址:大同市城區南隅

我國現存遼、金時期佈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築。

據寺內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碑載: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原名開元寺,五代後晉初易名大普恩寺。遼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毀於兵火,金天會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統十年(1445年)始更今名。

善化寺俗稱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築依中軸線爲天王殿、三聖殿、大雄寶殿,層層疊高。東有文殊閣(已毀),西爲普賢閣。院內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天王殿、三聖殿、大雄寶殿、普賢閣均爲遼金時期原構。

天王殿,現爲山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是我國現存金代時期最大的山門。左右次間有明塑四大天王像,橫眉怒目,姿態威嚴。

三聖殿位於寺內中部,建於高約1.5米的磚砌臺基之上。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廡殿頂。檐下斗栱六鋪作,單抄雙下昂,重栱計心造。殿內採用減柱法。佛壇上的華嚴三聖爲金代原塑,後人予以重粧。殿內兩側有金碑2通,其中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是南宋使金通問副使朱弁所撰,文字優美,書法蒼勁古樸。

大雄寶殿是寺內主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檐廡殿頂。建在高3米有餘的臺基之上,前有寬及五間的大月臺,月臺東西長31米,南北寬21米,臺前左右爲明萬曆時增建的鐘、鼓二樓。大殿明間與左右稍間設門,四壁無窗。檐下斗栱五鋪作出雙抄。殿內樑架爲徹上露明造,正中有平棊藻井兩間,雕刻精湛,其形制、手法屬典型遼代形制。內供佛像,共33尊,皆金代遺物。殿內四周繪有壁畫,爲清代所繪。

普賢閣位於大雄寶殿與三聖殿之間西側,是一座樓閣式建築,平面方形,面闊、進深均爲三間,重檐九脊頂,金貞元二年(1154年)重建。

導覽

善化寺最珍貴的是大雄寶殿內的金代泥塑,造型優美,個性突出,特別是二十四天王像,它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美,有醜,有文,有武,或是帝王裝,或是臣子像,或坦膊赤足,披紗衣華似來自天竺國土,或身着鎧甲,襯皮毛以抵禦北國寒風。生活氣息濃郁。極富感染力。堪爲國之瑰寶。這些立像高達2,5米左右,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形態各異。其中塑造最爲出色的是東側六臂“日宮天子”和西側“月宮天子”,日宮天子,眉目清秀,肌膚豐滿圓潤,身材修長,衣飾流暢,表情含蓄,善良慈祥,雕塑家把他們塑爲女性,更見身姿婀娜,華貴不凡,那玉臂輕舒,富有動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宮天子與月宮天子塑像,猶如兩位活着的賢惠、文靜的少婦站在那裏,確是金代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不愧爲精品傑作。西、南兩壁繪有佛傳故事畫。

地址:大同市城區南寺街6號(近樓房巷)

類型:古蹟寺廟

遊玩時間:建議40-60分鐘

電話:0352-2539436

官方網站:http://www.dtshs.com

開放時間:

(夏季)8:00-18:30;(冬季)8:30-17:30

交通

乘17路公交車在華林商廈站下車

門票

成人票50元;

身高1.2米以下兒童和60歲以上老人(憑證)免票

延伸閱讀:

·中國現存50大古建築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