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彩區疊彩伏波景區旅遊攻略

疊彩伏波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伏波山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區東北,濱江路北端與風北路交界處,孤峯突起,西枕陸地,東臨灕江,有遏波伏瀾之勢,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祠而得名。

伏波山公園由多級山地庭園組成,有還珠洞、千佛巖、珊瑚巖、試劍石、聽濤閣、半山亭、千人鍋及大鐵鐘等景點和文物,集山、水、洞、石、亭、園、文物於不足1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成爲獨特的桂林山水的縮影。

進入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第一級臺地庭園景觀:伏波勝景。

在這個三開對稱,硬脊斜坡,黃琉璃瓦蓋的仿古牌坊建築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圖南先生手書“伏波晚掉”的匾額,令人頓生詩情畫意。第二級平臺上“u”形的臨江遊廊與平臺北邊的檔土牆自然形成一箇院落,院內種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換,妙趣橫生。廊前置亭,亭內存放着一口“千人鍋”,直徑1米,高約l米,重約l噸,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的古鐘同爲定粵寺的法器。古鐵鐘高2.5米,徑1.7米,重2524公斤,鑄造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爲悼其父所鑄。定粵寺建於1651年,用於宣揚明朝叛將孔有德協助清朝平定兩廣的功勞。

伏波山孤峯挺秀,一半插入江潭,另一半則枕於陸地。每年春夏,江水暴漲,山麓遏阻急浪狂瀾,使江水倒轉回旋,有降伏波濤之力。伏波山景緻優美,巖洞奇特。山的東面是臨江迴廊、伏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聽濤閣,西面有登山石階,可達半山亭和山頂,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畫的水光山色。

伏波山位於灕江邊上,其山半伏於水面上,山水相接,似伏於水面上又因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經此,還珠伏波而得名。唐時山上曾建有伏波將軍廟。園內亭臺樓閣一應俱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綜合性旅遊景點。現有癸水亭、聽濤閣、半山亭、還珠洞、試劍石、千佛巖、珊瑚巖等名勝,廊前置亭,亭內存放着一口"千人鍋",直徑1米,高約l米,重約l噸,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的古鐘同爲定粵寺的法器。古鐵鐘高2.5米,徑1.7米,重2524公斤,鑄造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爲悼其父所鑄。定粵寺建於1651年,用於宣揚明朝叛將孔有德協助清朝平定兩廣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