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區二江寺拱橋旅遊攻略

二江寺拱橋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從成都出東門,沿府河順成仁公路而下,約三十五華里的雙流華陽鎮下場口,舉目可見公路右側一座高大雄偉的古老石拱橋,飛跨在府河兩岸。這就是遠近聞名的二江寺大橋或稱二仙橋。

橫穿華陽鎮的府河與江安河,爲境內數萬畝農田提供了自流灌溉之便,兩條河裏的各種魚類是尋常百姓的美味佳餚,魚米之鄉的美譽令人稱讚羨慕。可是曲曲彎彎的兩條大河卻阻隔了兩河兩岸的交通。過去,兩岸百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許多交通要道只好靠艄公擺渡。若遇洪水季節,渡船停開,人們只好望河興嘆。留下的只是“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的洪荒景象。

江安河在華陽鎮南匯人府河,舊稱二江口。古時是通往彭、眉、犍、嘉的重要驛道,爲了交換遞送文件的方便,這裏設了驛站,稱爲二江驛。江上有渡船來往,當然也便利了過往羣衆。官兒叫作驛丞。這裏因爲兼管渡口,官階九品,比七品芝麻官還低兩級。對行人收過渡錢也是驛站的一筆收入,人稱官渡。明代,驛道改往雙流、新津,渡口也被廢除。曾有不少有心人設立私渡,但兩江水勢不同,小船易爲渦流衝覆難保安全。行人只好繞道史家灘去下河壩過兩次渡才能到達中興(華陽),十分不便,以後有人在驛站裏塑起神像就名叫二江寺了。

清道光十四年,華陽清和鄉王家大林地方,有三兄弟一齊中了秀才,0又中了舉人,在祖墳上立起了桅杆,受到鄉人的崇敬。三兄弟都被人稱爲舉人。其實王三舉人,不是真正的舉人。他們倡議修橋,秦、王兩大家族都表示支持,

於是組成了以王爲首的勸募董事,向各方宣傳。“同結善緣,共襄義舉’’。遠及新津、彭山等地。清道光十五年,動工興建,並繼續募化,歷時三年多才建成。因在建橋中資金不足,備料又相去甚遠,石材缺乏,故拆毀了趙家寺(古毗盧寺)和鶴林寺照壁,二江口大橋除中洞以外,其餘六孔拱內都是青磚砌造。拱圈石爲縱聯砌置法。橋長118.5米,寬7.45米;橋欄爲條石砌成,高o.87米,七個橋拱的跨度爲:一拱是6.67米,二拱是8.8米,三拱是10.75米,四拱是11.47米,五拱是10.9米,六拱是8.75米,七拱是6.8米。橋拱一、四、七孔是用紅條石拱成;二、三、五、六孔是用青磚拱成,拱高一是6.9米,二是8.18米,三是11.15米,四是12.2米,五是10.7米,六是9.6米,七是6.79米。橋墩高一是5.24米,二是6.49米,三是7.74米,四是10.6米,五是9.37米,六是8.1米。

據說大橋建成,橋董特請知縣大人踩橋,當司儀恭讀祝文時,乃有兩個叫化子上橋,守橋人急忙阻擋叫化,叫化卻一溜煙上橋,恍眼不見,無影無蹤,縣太爺和目睹羣衆都認爲是神仙踩橋,故名“二仙橋”。

橋的兩邊石柱護欄上,雕刻着花鳥蟲魚、人物戰場,千姿百態,無不活靈活現。

橋下,沿岸林帶,蔥綠如屏。尤其那成林的古老柳樹、排排玉立、婀娜多姿。春夏之時,茂密細長的柳絲、有如少女般披肩的秀髮,翠綠的衣裙,在和風中嫋嫋娜娜,婆娑起舞。引來了多少紅男綠女,悄聲細語;引來了多少文人墨

客,詩情畫意。

岸邊,有幾株古老的麻柳樹,橫斜身驅,俯伸在江面上。傍晚在這裏人們嬉坐在樹幹或枝權上,迎風納涼,消除一天的疲憊,對着江面歌唱、吶喊、戲水,是何等的愜意、輕鬆。

大橋,倘若在晨霧裏遠遠望去,隱隱約約,猶如一條乘霧騰飛的巨龍,在躬身投河飲水。要是在傍晚,當夕陽反射時,平素河裏舒舒款款的粼粼碧波,一下興奮起來,光芒萬道,燦若金輝,與漫天的紅雲彩霞交相輝映。在這江天一色的照映下,這橋也熠熠生輝。遠處望去似如長虹臥波,蔚爲壯觀,近看橋下的七個橋洞,每洞之間有巨大的魚嘴。橋南中洞上鐫刻“天理良心’’四字,倒有“以昭炯戒”和“明心亮節’’的涵意,其故事至今爲人樂道。

故事是這樣的,在清道光年間,河對岸有個叫王石匠的人,親自主持修建這座大橋。工程0後,王石匠在橋的中洞上方裝嵌了“天理良心’’四個大字。表明他心地坦白、沒有-。字嵌好後、特請陰陽先生擇了個黃道吉日,準備舉

行慶祝大會。還有大紅帖子請了縣大老爺來剪綵踩橋。那天人山人海,都要來看縣大老爺踩橋。誰知縣大老爺正要踩橋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吹得人們睜不開眼睛。緊接着又是一聲炸雷,把河水震得倒流。把搭在

橋匕的綵棚吹向半天雲裏,不知去向。縣大老爺嚇呆了,王石匠更是嚇昏了過去。不一會,風停了,天亮了,王石匠也醒了。大家一看,大橋的中洞上方被雷炸了個大缺口,洞石上的天理良心四個字,被雷燒得焦黑,擊得粉碎。慶祝會當然開不成了。羣衆議論紛紛,說石匠心不真,又說縣大老爺不是清官,神天不容。王石匠不說話,不出氣,隔兩天,他又請石工把雷轟破的缺口重新修好,又親手用鑽子重新鑽上“天理良心”四個大字。還在離大橋不遠的支流上新修了一座小橋,就是現在人們喊的小橋子。一切完善後,王石匠又第二次舉行慶祝大會。他仍然用紅帖請縣大老爺來剪綵踩橋。縣大老爺把戒方一拍問道:這回你能保證不遭雷轟了?上次你怎麼搞的?從實招來。王石匠忙跪下說道:“老爺在上,小人再不能做虧心事了。上回,因爲募化來修橋的銀子,工程0後,還剩下一千二百兩。當時我一時昧了良心,想把它私吞了。誰知天神不容,遭到顯化。這回重修小

橋子,把一千二百兩銀子全用完了。神天是靈驗的,這回決不會再遭雷轟了。果然第二次舉行慶祝會那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不知從哪兒飛來幾百只喜鵲聚集在大橋上空盤旋飛翔,也來湊熱鬧。說得更神的是,慶祝會的當天早晨,有

人看見一箇鶴髮童顏的老道,站在橋下的河岸上雙手挽袂嘴裏唸唸有詞,而後用拂塵向大橋一指,一道劍光飛向大橋,中洞下立刻懸掛一把寶劍。

從這以後,說是河裏行船的人,只要你做過虧心事,遠遠就看見那“天理良心”四個大字。就像鍾馗的眼睛直瞪着你,不敢從中洞過去,生怕把船打爛。又說民國二十六年漲大水,有人在大橋上親眼看見一隻犀牛從上游興着惡浪向大橋撲去。離中洞不遠的地方,那犀牛一眼看見中洞上的那隻寶劍閃閃發光,呼呼鳴嘯,嚇得它一聲長嚎,調頭繞向橋當頭往下游逃去。第二天洪水消了,發現橋當頭被犀牛踩了一箇大凼。這個凼,就是現在人們傳說的犀牛凼的來歷。

由於二江寺拱橋兩側樹木森森,又有茶肆和二江寺小廟。宋陸游經此夜宿,曾賦詩《夜宿二江驛》日:“雞鳴原前風折樹,夜到雙流雨如注”,這裏的雞鳴原即今綠野壩,雙流指府河、江安河兩條河。

二江寺拱橋是府河惟一可以保留下來的拱橋,故成都市人民政府於一九八O年定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O年又重新加固,並在西岸填坡,東岸引橋60多米,並延路和成仁公路銜接,其坡度東岸已小於10度,西岸小於13度,

改善了交通條件,使橋面更加煥然一新,欄杆整齊,華燈明亮,成爲府河上一個古今結合的新景觀。當你踏上橋時,看見“天理良”四個字,這是多麼有韻味和意義的話,願這座橋與歲月同在,永遠昭炯後人,做事要有天理良心。

保護範圍:現文物本體佔地範圍外延1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30米。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陸軍一級上將,漢族,祖籍遼寧海城,1901年6月3日(夏曆4月17日)出生於遼寧省臺安縣九間鄉鄂家村張家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民國四美男子之一。求學經歷1917年在其父張作霖軍中服役。1919 年就讀於東三省陸軍講…… 張學良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