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區上海方塔園旅遊攻略

上海方塔園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方塔園位於松江鎮中山東路南側,是一座80年代初新建的卻又具有古典風格的園林。設計者爲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馮紀忠教授。

據考證,方塔園正好坐落在歷史悠久的唐宋時期華亭縣城中心。建方塔園時,在地下約二公尺深處發現了分佈較廣的大量唐宋遺物和一條東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駁岸等遺蹟。從史籍中發現,唐興聖教寺、明府隍廟、關帝廟等大型廟宇都曾坐落在這裏。北宋熙寧年間,這裏建造了聞名江南的興聖教寺塔。明清時,緊靠方塔的北側東西橫向還有奉邑三位享有聲譽的松江名人的-街,-爲明代著名的書畫家董文敏公,明末著名的抗清將領李忠憨公,清代著名書法家沈文洛公。

建築特點

方塔園以北宋古文物、江南最秀麗的方塔爲主體,利用了附近一大片竹園,集中了一批古建築,於1978年籌建,1981年初步建成,該園佔地172.73畝,園景以方塔爲中心,四周設置諸景:

南有欣賞塔影波光的水榭,西有以楠木爲主的園中園,東北是一座從上海河南路橋處遷來的天妃宮大殿;塔的四周還有宋代望仙橋、明代照壁、美女峯、五老峯和新建的仿古長廊、船舫、廳堂等。

在方塔的北側有別開生面的花崗石鋪成的廣場,遊客們可在廣場上盡情地欣賞遊玩。緊挨廣場的東側有一條用花崗石築成的塹道,這是由東大門進園的主要通道,其高3米,寬約5--6米,石砌兩壁,時高時低,時直

時曲,富有變化,使步入其中的遊人產生進入了建築總體的感覺,由此積聚期待,以加重方塔突然呈現的驚喜。塹道石壁下側,每一轉彎處都置有貼腳燈,園林晚上開放,貼腳燈閃耀五彩的光芒,使石壁生輝,更增加了遊人的情趣。

方塔園爲顯示其自然、粗狂、多趣,1980年在園中還鑿池疊山。一條S形的湖泊環繞在塔的南面,由西向東伸展開去,湖水漣漣,呈映塔影,景緻十分優美。湖面上散植着一組組點叢式的荷花,有方形、圓形、棱形,夏秋之際荷花盛開,湖面顯得格外秀麗。湖南岸是開闊而平坦的草坪,緩坡入水,岸邊散植丹楓,由北南眺,烏桕襯托着背日丹楓,晶瑩剔透。

在方塔的西側

,建有別具風格的長廊,以仿古形式與方塔等古建築相協調,可見山木本色、斗拱素欄、方磚石柱等一派古色古香。長廊隨土丘高低而自然起伏,遊客們在長廊中可一覽無遺地觀賞方塔全貌和水榭湖景。

方塔園東部一大片竹林,佔地25畝,是園中的一大特色。從東大門進園,首先看到竹林和竹林上露出的塔尖,

頗引人入勝。這批竹園是在舊時私人住宅的小竹園基礎上擴建而成。林中有石板小道,曲徑通幽,還有靜中生趣的竹園小池,及古色古香的長方形石板凳和南方少見的茅草亭。竹園中的竹子品種多而形狀異,有鳳尾竹、燕筍竹、紫竹、圓竹、筐竹、淡竹等幾十種。

從古建築的神奇到自然風光的秀麗,從竹林幽雅到花卉奇採,整個方塔園顯得既嚴整和諧,又自然多趣。園中在方塔和照壁等主體景物之間不植樹木、花卉,不設娛樂點,“冗繁削盡留清瘦”,突出了文物古蹟的地位,顯示了我國古代民族文化的典雅、樸實、寧靜和明潔。在園中的附屬設施,如茶室、賣品部、接待室、辦公室等建築,也都體現了文物園林所固有的風格。

寺而得名。它聳立在公園的中心,園湖的北岸,建於北宋熙寧元祐年間(1068~1094年),距今900多年。塔高42.65米,共9層,因襲唐代磚塔形製成四方形,故俗稱方塔。方塔爲磚木結構,樓閣式,磚身底層外壁每面寬6米,四周築有圍廊,以上逐層收縮,磚身外壁由磚柱劃分爲三間,正間設壺門,內爲方室,設木梯連接各層。塔頂部是由覆盆、相輪、寶瓶組成的高達八米的塔剎,有4根鐵索,從尖頂拖向第九層的檐角,稱爲風浪索。塔檐四角繫有銅鈴,名曰“警鳥”,風吹鈴響,悅耳動聽,是防止鳥兒落塔做窩而置的。登上方塔俯覽四周,古城松江全貌盡收眼底。方塔能屹立千年而不倒,與其科學而巧妙的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在方塔塔體中,木材的料極多,除外部的樓梯、平座、塔檐、斗拱外,塔體內每層還設有木箍三道。這種做法在建築中是被禁止的,因爲建築結構中(磚、石等材料間)不準夾有木質,因爲木質易腐會造成建築鬆垮。但方塔所有的留存木材(指宋代原物),都沒有蟲蛀、腐朽,連白蟻也沒有,這是一箇奇蹟。(在方塔修繕中,有一日本教授,看到木材的耐腐情況深爲驚訝,說這是你們祖先留下來的無價之寶。)抗日戰爭時,日軍的-在方塔旁0,卻沒有把方塔炸燬,這又是一箇奇蹟。據同濟大學陳從周、魯賓傑兩位教授分析,木材肯定經過了防腐柔韌處理,千年不腐,炮轟不倒,肯定與之有關。

其次,在1974年方塔修繕時發現方塔塔基是用木樁打成的,先人利用木材特性“幹千年,溼千年,乾乾溼溼兩三年“(木工諺語)的道理,成功地築就了方塔,使方塔千年不倒,而且傾斜也很小(向西北傾斜53公分)。

再次,方塔的塔基與衆不同,他向東南傾斜,西北角地最高處爲40公分,而東南角卻只有20公分,人站在塔中,會明顯感到地面的傾斜。這難道是祖先們在建塔時地疏忽嗎?其實這體現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因爲松江東臨大海,夏季東南風、颱風比較多,因此塔基有意識地往東南方向傾斜。北宋的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一書中,寫過一箇故事,說曾經有一箇造塔老工匠,暮年時他造了這樣一座斜塔,大家看不懂,問他爲什麼要造這樣一座塔呢?他說:“我們這些人是看不到了,這座塔在兩百年以後就會變成一座直的塔,而且永遠不再傾斜了。”由此可見方塔與老木匠所建之塔如出一轍,是在研究了當地的氣象、地質,以及塔形、材料、製作等等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因此可知這座塔的價值的重大。

方塔以“秀美”譽冠

東南,藝術性極強。方塔的特點是塔身瘦長,塔檐寬大,形體猶似一位身着長裙,婷婷玉立的少女。清代松江詩人黃霆的一首“竹枝詞”是這樣盛讚方塔的:“近海浮圖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瓏”。兩句話就把方塔的藝術特色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松江中山東路235號

類型:園林/花園古蹟古塔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5-2小時

電話:021-57832621

開放時間:

5月1日-9月30日:5:30-17:30,10月1日-次年4月30日:6: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