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區蘇州天平山旅遊攻略

蘇州天平山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天平山位於蘇州市城西15公里處,海拔221米。山勢峭峻奇險,古稱白雲山,又名賜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歸葬之地。境內開闢有:天平山風景名勝區,景區佔地近百公頃,向以“紅楓、奇石、清泉”三絕著稱,有萬笏朝天、高義疊翠、萬丈紅霞、玉泉輕吟等十八勝景。“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北宋皇朝曾將天平山賜給范仲淹,也稱“賜山”。以楓、泉、石爲著,並稱“三絕”。這裏也是觀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楓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經霜,層林盡染,稱“萬丈紅區”。半山有白雲泉,譽爲“吳中第一水”。其西有兩崖,對立如門,俗稱龍門,又稱一線天。山多奇峯怪石,山腰筆架峯後,岩石環回,挺秀奇偉,人稱“萬笏朝天”。東塢有范仲淹祖墳,俗稱“範墳”。山頂有望湖臺,上有一圓石,面向太湖,稱照湖鏡。怪石、清泉、紅楓爲天平三絕。山上奇石縱橫錯落,皆危聳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見皇上時手捧的朝笏,故稱此景觀爲“萬笏朝天”。清泉出自巖名“白雲泉”,泉水由竹筒引入雲泉精舍石壁下的鉢中,又名鉢盂泉,味極甘洌,唐代茶聖陸羽品評爲“吳中第一水”。紅楓爲范仲淹17世孫範允臨從福建移來,尚存176株,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深秋時節,碧雲紅葉,燦爛如霞,瑰麗奪目。

天平山是一座名山。但凡名山,一是自然景觀奇特,二是人文景觀獨步。奇特的自然景觀和獨步的人文景觀,二者水0融,造就了名聞遐邇的天平勝景。

天平勝景,一勝在奇石。這裏,山上奇石嶙峋,危聳峭峻,宛如封建時代大臣朝見皇帝時所用笏板一樣,層層疊疊,林立其上,其狀“若臥、若立、若搏、蟠拿撐柱、不可名狀”,故人們俗稱爲“萬笏朝天”。著名的奇石景觀有一線天、飛來石、卓筆峯、照湖鏡、鸚鵡石、印石等。

天平勝景,二勝在清泉。其中尤以白雲泉著稱。該泉爲山石裂隙中之水匯聚成泉,泉水常年不涸,水味甘洌,爲飲用佳品,是天平山鎮山之寶。此外,由山泉匯聚而成的十景塘、桃花澗水面,亦成爲天平的名山勝水,耐人玩味。

天平勝景,三勝在紅楓。由范仲淹十七世孫範允臨 400 年前自福建引種的三百八十餘株楓香樹,至今大都老而彌健,成爲天平山的一大景觀。其中不乏高約十層樓房、需三人合抱的古楓。每當仲秋,紅燦燦的一片,尤勝二月之花。這兒數百年來,已成爲我國著名的賞楓勝地。屆時,遊客往來,紛錯如織。

天平勝景,四勝在聖蹟。自唐代以來,天平山就是旅遊勝地。這裏,留下了白居易、范仲淹、高啓、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清高宗(乾隆)等歷史名人的遺蹟。以“天平山莊”爲代表的建築羣,涵蓋了高義園、範參議公祠、白雲古剎、咒鉢庵、來燕榭等。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不僅建築手法高超,且各有一段不同的傳奇故事,令人神往。此外“先憂後樂”牌坊、“高義園”牌坊、“範公祠”、“三太師祠”、“乾隆御道”、“童梓門”,“桃花澗”等景點,更是值得人們觀瞻和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