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縣大仙岩旅遊景區旅遊攻略

大仙岩旅遊景區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大仙岩景區座落在永豐縣陶唐鄉境內,距縣城50公里,距永豐第二大集鎮藤田鎮10公里,距樂安流坑古村30多公里,開闢了永豐縣城至大仙岩景區的專線班車,藤田鎮通往元南村的公交車也從景區門前經過,交通較爲便利。

目前景區可供遊人參觀遊覽的,主要是大仙岩溶洞。溶洞爲石灰岩質,經過約2.5億年的地質作用形成。大仙岩溶洞長約3000米,洞寬、高普遍爲10米至數十米,洞體宏大,氣勢磅礴,爲中國江南最大的溶洞之一。溶洞結構非常複雜,現已探明溶洞上下有三層,目前已開發供遊人觀賞的僅爲其中一層。溶洞內的景點景觀,主要由鐘乳石構成,形態各異,晶瑩如玉,奇幻詭怪、惟妙惟肖。溶洞大致可分爲三段,共有景點27處。

第一段主要景點有:

1、大地之父:傳承人類,造化天地,故稱大地之父,也有遊人戲稱:“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圍繞“大地之父”洞底懸空垂下一羣鐘乳石條,似象鼻,似鷹嘴,似龍鬚,似猴頭,相傳這是“八仙”令獸精鎮守洞口。

2、滴水觀音:觀世音菩薩保君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3、三仙兀立:相傳鐵柺李、呂洞賓、何仙姑師徒三仙在此相遇,爲哄託其喜慶氣氛,洞頂和石壁上便呈現出一幅幅羣猴戲舞,綿羊踏青,巨龍騰飛,觀音坐蓮,童子吹號等奇幻詭密的景象。

4、仙龜:傳說中,仙龜背“八仙”渡海,鏖戰海底精怪,大獲全勝。

5、何仙姑騰空-:相傳“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唐朝增城女子,十四歲食雲母粉成仙,行動如飛。時常結伴仙鶴,雲遊四海,騰空-,點金濟貧,普渡衆生。

6、船形石:鐵柺李乘坐此船大戰田螺精。

7、雷響潭:傳說此潭深不可測,每當雷響閃電時,此潭會發出“嗡嗡”的響聲,然後又會徐徐合攏,天衣無縫,鬼斧神工,皆爲“八仙”所作。

8、八仙聚會臺:相傳八仙常在此臺聚會。

9、福氣奶:形態酷似乳房,民間傳言,誰摸此奶,福氣多多。

第二段主要景點有:

1、抗元義軍曾使用過的蓄水池

2、綿藤精。

3、仙水池:此泉水從不幹涸,即使長江、黃河斷流,它仍保持池滿,人們稱其爲仙泉。

4、烽火臺:相傳永豐籍民族義士羅開禮舉兵抗元,曾在此洞練兵,“烽火臺”便是羅開禮發號施令的指揮台。

5、鎮妖塔:相傳爲“八仙”合力所築,用於鎮妖除魔,救苦救難。

6、萬頃仙田。

7、圍陀伴觀音(千年等一回):民間傳說,圍陀欲娶觀音,觀音終生不嫁,圍陀守伴終生,終於雙雙-成仙。

8、王母娘娘寢宮。

9、民族義士羅開禮的隱居室(待開發):此爲真實的民間故事。

第三段主要景點有:

1、龍頭滴水:洞頂龍口長年滴水,遊人用其洗手,好運氣帶回去,不好運氣留下來。

2、逸仙廳:此廳長寬數丈,左側有豬頭石、玉兔石,右側有美女梳妝檯,磨盤石,洞頂有青龍,白蛇景緻,相傳八仙常在此廳中休閒。

3、神柱仙壘:傳說中,八仙在洞中設立的鎮洞之寶,妖魔鬼怪,一見此柱便會立顯原形,化爲灰燼。

4、獅子回頭。

5、居仙廳:此廳位於地下數丈深,幽靜雅緻,清泉“叮噹”形似“懸崖滴水晴似雨,涼氣襲人夏似秋。”的蓬萊仙境,傳說中,八仙在此洞中活動期間,便居住在此洞中,每位仙人均各有居位。

6、仙人棋桌:仙人常在此桌下棋。

7、許願池:遊客將硬幣投向此池許個願,所許的願望將會實現。

8、仙凡界:此界線爲神仙與凡人活動的界址。傳說中“八仙”在此洞中活動,不超越此界線,每當盛夏或嚴寒季節,界線兩邊氣溫相差十分明顯。

9、太平天國軍戰鬥遺址:洞口有人工修築的牆垣,牆上有射擊窗口,均爲太平軍所築,相傳清咸豐(1857年)年間,太平軍某部在永豐縣境內,與清軍交戰失利後,駐守洞中,堅持鬥爭數年。

南洞口興建了住宿樓(大仙岩山莊)、餐飲樓、遊客活動中心、商店等,不僅可滿足平常遊客的喫、住、休閒的需要,還可接待30多人的會議。景區環境優雅,冬暖夏涼,泉水潺潺,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四季如春,是人們旅遊觀光、度假休閒的理想去處。

門票:30元

服務電話:1877067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