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區無錫崇安寺旅遊攻略

無錫崇安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崇安寺是無錫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廟、蘇州的玄妙觀、南京的夫子廟齊名。這裏原來是清淨的佛教聖地,後來無寺有名,發展爲商業繁華區,成爲無錫市中心的代名詞。崇安寺相傳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宅社,晉哀帝興寧二年(364)改爲寺院,命名爲興寧寺。宋太平二年(977)改爲崇安寺。清幹隆時封爲靜慧寺。以後幾經毀建,辛亥革命後,神像陸續被毀,房舍改作它用。

崇安寺舊址東起盛巷、新生路,西至中山路,南起觀前街(今人民路),北至縣下塘。建築羣主要有:山門,上有貼金磚刻“梁溪首剎”、“吳會名勝”等題字,兩旁塑有哼哈二將。解放後被拆除,並在原址建造了第一副食品商店。金剛殿,塑有四大金剛,辛亥革命後改爲商店,今爲超市。大雄寶殿,是崇安寺的主體建築羣,左右築長廊,東殿爲鐘樓,西殿爲觀音閣。1927年,秦起領導的無錫總工會所在地即在大雄寶殿。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焚燬。大悲樓,有五間樓房,明萬曆年間造,樓上爲藏經閣,閣前爲王右軍(王羲之)滌硯池,後改爲崇安寺小學。1963年因屬危房改爲平房,1969年填沒滌硯池。1983年改爲市老幹部活動室。西方殿,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吳稚暉、俞復等人在此創辦三等學堂。皇亭,清光緒元年,無錫知縣廖綸爲恭維皇帝,在大雄寶殿前建造聖諭亭,俗稱皇亭。亭內供牌位,上寫:“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每逢農曆初一、月半或皇帝婚喪喜慶,地方官一定要到皇亭頂禮膜拜。辛亥革命後拆毀,改爲四面開通的瓦楞敞廳。上午爲菜市,下午爲雜耍和皇亭小喫攤。皇亭小喫集聚了無錫幾十種點心。還開設有拱北樓、新萬興、金阿胖等面飯館。1975年皇亭所在地改造爲4層5000多平方米的人民路菜場,現爲超市。此外還有南院、北院、萬松院、中隱院等,都早已被拆除或改建。

崇安寺東向原是道院洞虛宮,曾是無錫道教最大的廟觀。主要建築有:三清殿,1915年拆除後改建爲市圖書館,圖書館樓有大自鳴鐘,人稱鐘樓。2000年,市圖書館搬遷至太湖廣場之南。三清殿改建後,當家道士在旁另建小三清殿,包括雷尊殿、火神殿,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在這裏居住了近40年,即今圖書館路30號,現爲阿炳故居。玉皇殿,解放前曾是無錫縣參議會會址,解放後曾爲市少年之家。現設園林商場。三官殿,已拆。

舊時,農曆六月十九觀音生日,正月初九玉皇生日,供奉、朝拜活動隆重,並發展成爲廟會。從年初一到正月半,無錫四鄉八鎮的人都來遊崇安寺,和廟會一樣熱鬧。

因崇安寺而有崇安寺小學,在寺後門,即崇安寺後門(後名公園弄),建於1909年,無錫籍革命家陸定一曾爲母校題寫校牌。1971年,學校總部校舍讓給崇武小學(後名崇安小學)。1984年,崇安寺小學遷至圖書館旁的新校舍。而崇安小學也於1982年遷入大婁巷小學舊址,寺後門原址由市老幹部局改建後設無錫市老幹部活動室。20世紀90年代,崇安寺小學校舍因崇安寺改造而被拆掉,學校併入大婁巷的崇安小學。

2003年,實施崇安寺改造工程的一期工程,以城中公園及原有的古井、故居、古殿等文化遺蹟爲依託,將建成精品服飾區、文化娛樂區和商業服務區,成爲融特色商業、餐飲、文化、休憩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商業步行街區。崇安寺改造工程總用地面積28.6公頃,改造後將建成蘇南第一、全國一流的繁華中心商務區。

地址:無錫市梁溪區人民中路新生路交叉口(中山路)

類型:特色街區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3小時

電話:0510-82738337;0510-82737992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