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縣戰國木牘文化生態園旅遊攻略

戰國木牘文化生態園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青川縣城戰國木牘文化生態園景區以戰國墓葬羣遺址、青川縣博物館、感恩奮進牆以及郝家坪所在的桅杆梁爲創建核心區,形成萬年青川、感恩文化廣場、感恩奮進牆、郝家坪戰國墓葬羣遺址、博物館、感恩閣、感恩橋、木牘之光廣場、人民公園、銀杏公園等“十大景觀”,輻射帶動張家村、茶樹村、大溝村,其中核心區的面積約0.12平方公里,“十大景觀”貫穿了縣城全域。

景區範圍內蘊含獨特的山水環境、文化資源和城鎮景觀,是迄今爲止發掘戰國木牘最早的遺址地、汶川特大地震感恩文化集中展示地、川陝甘交界處民俗風情體驗地、秦巴山區最佳生態養生度假地。景區人文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戰國木牘文化、地震感恩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等衆多文化相互交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郝家坪戰國墓葬羣”等景觀景點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薅草鑼鼓”、二面麻柳葉和牛燈等民俗表演。

青川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先後被評爲全國最具魅力生態旅遊縣、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榮獲中國國家旅遊·勁旅獎2016年度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稱號。

(1)景觀特色化。以戰國木牘文化爲主題,以縣城老城區爲核心域,將木牘文化、生態文化、感恩文化等元素融入城市廣場、景觀雕塑等建築,相繼建成萬年青川、感恩文化牆、木牘之光廣場等10個特色景觀,

(2)設施標準化。提高景區可進入性,完善喬木快速通道和金子山至縣城道路,新建、改建生態停車場14處,開通景區公交車4路。完善影視廳、監控室、投訴辦公室、購物區等服務功能區,規範設置導遊全景圖、導覽圖、標識牌、景物介紹牌以及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等標識標牌。

(3)管理規範化。統籌管理景區旅遊資源,形成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保護、統一管理、統一營銷的管理格局。嚴格控制旅遊區內特別是周邊建設項目,拆除景區核心區不協調建築,整治景區核心區及周邊建築風貌。

(4)服務人性化。積極開展景區質量、營銷、安全、導遊、衛生、環保、統計等業務知識培訓,提升景區工作人員整體服務水平。建設具有獨立域名的景區網站,加強遊客意見收集和投訴處理,近三年投訴處理率和遊客滿意率均達100%。積極進行業態引導,規劃打造特色小喫、地方特產、手工藝品等特色街區,規劃“創業一條街”“雙創空間”爲集中美食區和購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