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縣老君峯旅遊景區旅遊攻略

老君峯旅遊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老君峯旅遊景區位於涼山州會東縣鐵柳鎮,坐落於金沙江大峽谷,海拔2000米左右,屬於金沙江大峽谷的腹心地帶,與雲南省烏東德鎮隔江相望。經億萬年風雨雕琢,自然造化形成了雄奇壯麗的天然景觀,是名副其實的“巴蜀南來第一峯。

老君峯景區風光奇秀峻美,文化積澱內涵豐富。其中,以峯、峽谷爲代表的地文景觀,以金沙江流域爲代表的水域風光,以清代金銅官楊惠芳墓、蔡家土窯、民居建築爲代表的建築與設施,以傈僳族和彝族爲代表的少數民族風情,共同構成了老君峯景區資源的主體。

老君峯坐落於會東縣鐵柳鎮人民村,距會東縣城56公里,位於金沙江大峽谷,海拔2000米左右,距離金沙江980米,屬於攀西大裂谷的腹心地帶,是金沙江流域的鄉村亞熱帶風情谷,與雲南省烏東德鎮隔江相望。經億萬年風雨雕琢,自然造化形成的雄奇壯觀的天然景觀,是名副其實的“巴蜀南來第一峯”。

老君峯景區核心面積約3000畝,目前已開發300餘畝,預計總投資達2.5億元。在總體佈局方面,老君峯旅遊景區將按照“一心四區”的佈局方式進行規劃。

目前老君峯風景區主要景點有:老君峯、靈猴護丹、玻璃棧道、觀景臺、小木屋、八卦廣場、八卦盤、老君印、七宿神君、聞風亭、望江亭、清代“楊惠芳”墓、旅遊購物中心等。

老君峯位於三江-松潘造山帶前陸地帶。受強烈印支時期造山作用的影響,區內的構造活動爲以斷層爲邊界的斷塊隆、陷造滑動。至喜山期,最終形成斷層呈網斷塊成格,相互拼接的網格狀構造現狀。定型於喜山期的著名斷層有踩馬水斷層麻塘斷層(北東向)、小江、洪門丁、安寧河等斷層,這些斷層具壓性特徵,具長期活動性,常有熱液充填型成礦作用相伴發生。項目區多爲山地,境內地表起伏較大,地形複雜多變。山地間鑲嵌有平壩、臺地、山原等類型。並且緊鄰金沙江大峽谷,高度落差大。

老君峯位於金沙江大峽谷,會東縣流域境內,區內沒有較大河流,大多是山間河溝與小河谷。項目區周圍溪水相對豐富,泉水相對較多,可以滿足一部分村民的農業灌溉用水。

老君峯所在區域會東縣在上古秦時爲邛都國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會無縣,會東地區屬之。先後爲“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和“大理國”等地方政權所割據,明清時期爲四川、雲南分治。民國元年改爲窪烏分州,隸屬四川會理州(今會理縣);1950年3月23日,老君峯所在區域全境解放;1952年7月1日,老君峯所在地區建縣,隸屬西康省西昌專員公署;1955年10月西康省撤併四川省,隸屬四川省西昌專員公暑;1978年10月撤西昌地區併入涼山彝族自治州。

老君峯所在區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地屬原會理縣鐵香鄉(俗名鐵匠村),是連接雲南四川的古商道,自清朝以來爲川滇商貿、文化交流重塞,受道教、佛教等文化薰陶較深。鐵匠村以手工打製馬蹄掌等騾商用品而得名,名小喫鐵匠村(鐵柳)臭豆腐、手工寬面(已失傳)享譽川滇。

陸路交通:老君峯地處四川省西南川滇交匯處,北距西昌市區229公里,西距攀枝花144公里,南距昆明440公里。老君峯所在縣域境內目前僅有一條國道G353(原S310線)橫貫,承載對外的主要功能。但隨着麗江——攀枝花——昭通鐵路的建設,以及成麗高速的修建,將爲會東縣打通暢通的交通大動脈,將大大提升景區的通達性。

航空交通:會東支線機場已納入規劃,“空中走廊”將連通世界。到2020年,會東交通形成“一高、一鐵、一機場,三縱三橫多出口,城鄉多網加水運”的交通新格局,實現“對外快捷、對內暢通、水路聯運、出川入滇、通江達海”的綜合發展目標,實現“兩會半小時、攀枝花一小時、西昌兩小時、昆明三小時”的便捷交通網絡。大大縮短了到老君峯的交通時間。

人民村:人民村…… 人民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