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旅遊攻略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下簡稱海絲館)是以“南海I號”宋代古沉船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爲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將宋代沉船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向觀衆開放,高起點打造的動態博物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的重點文化項目之一。被評爲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景區。

海絲館坐落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背山面海,建築特色鮮明,緊扣海洋文化主題,是海陵島的地標性建築。主館佔地面積12288平方米,建築面積19409平方米,立面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整體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鷗;建築風格上,幹欄式結構融入了古代造船的龍骨結構,具有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館內基本陳列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分爲七大主題展區,分別:揚帆、沉沒、探祕、出水、價值、遺珍、成果。基本陳列主要展出“南海I號”數十種珍貴文物,包括充滿異域風情的黃金飾品,樸素典雅的中國陶瓷,極其罕見的宋代漆器等。展區內的水晶宮向公衆開放“南海I號”發掘現場,觀衆可近距離地觀看考古學家發掘“南海I號”全過程;通過展廳內聲光電多媒體場景,體驗“南海I號”出帆遠洋,搏擊風浪和貨通萬國的浪漫故事,感受古代海上絲路恢宏燦爛的歷史。

目前,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通過文物展出、文字解說、多媒體演示和場景體驗等形式向觀衆展示了“南海Ⅰ號”的風采。未來我們將不斷推出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的展覽,讓遊客更多地參與其中,體驗南宋時期的文明,體味海洋文化的氣息,感受海上航行的樂趣,“南海Ⅰ號”的神祕面紗也將逐步向世人揭開。

開館時間:9:00-17:30(17:00停止售票、農曆除夕日閉館,其它時間正常開館)

購票須知:全票爲人民幣70元|半價票爲人民幣35元閘坡大角灣

海陵鎮:陽江市江城區轄鎮。建國初期爲陽江縣第五區,後爲十一區。1958年與閘坡合併爲英雄公社。1961年稱海陵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建鎮。建市時屬陽東區轄,後歸江城區管。位於區境南部海陵島上,距區府30公里。面積95.8平方公里(含南鵬列島),人口5.3萬。1958年人工堵海建築海陵大堤,使孤島變成半島。江閘公路和島西、島東公路穿境而過。轄山白、平章、平蘭…… 海陵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二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