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區三峽平湖旅遊區旅遊攻略

三峽平湖旅遊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三峽平湖旅遊區(LakeCityTourismAreaoftheThreeGorges)

整體介紹:

高峽出平湖,平湖在萬州。

萬州歷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獨特,山川風物奇麗,水陸空鐵交通便利,是大三峽旅遊的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萬州城依水而生,靠水而興,臨水而發,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山水中”的獨特城市風貌,三峽平湖旅遊區被中央電視臺評爲新三峽“十大旅遊新景觀”之一,是典型的山水相依、湖城相融的城市型旅遊區。旅遊區內有西山鐘樓、西山公園、十七碼頭、南門口廣場、音樂廣場、紅砂磧、南濱公園、三生有幸廣場、櫻花渡體育公園等重要景觀,這些景觀集旅遊休閒、音樂藝術、餐飲娛樂、體育健身等爲一體,承載着萬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現代人文風情。

暢遊三峽,萬州出發。三峽平湖旅遊區歡迎您!

1.十七碼頭(the17thPort)

萬州因水而興,萬州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萬州1902年對外開埠,1917年設立海關。原萬縣港務局17號躉船剛好位於楊家街口大梯子,這裏被人們習慣稱之爲“十七碼頭”。重慶直轄後,萬州港成爲渝東和三峽庫區最大的港口,長江三峽工程蓄水後復建的萬州港,成爲萬州市民和遠近旅人心中永遠無法忘卻的地標。現在這裏是三峽平湖旅遊區的遊客中心,也是大三峽旅遊的遊客接待中心,內集旅遊諮詢、休閒娛樂、旅遊特色商品展銷、水上觀光巴士乘坐等功能於一體,能充分滿足過境遊客及周邊市民的休閒、觀光、娛樂、購物、餐飲需求。

2.西山公園(XishanPark)

   西山公園始建於1925年,1928年基本建成,初名萬縣商埠公園,後改爲西山公園,沿用至今。公園內現有西山鐘樓、古茶園、庫裏申科烈士墓園、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五洲池、靜園等景點。園內古樹名木繁多,是重慶建園歷史最早的公園之一,曾被住建部、中國公園協會評爲中國百家名園之一。公園內有川茶、雲南茶、滇茶等茶花品種600餘種15000餘株,2016年被國際茶花協會授予“國際傑出精品茶花園”稱號。園內的庫裏申科烈士墓園被命名爲“第五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作爲抗戰遺址,以紀念川軍出川抗戰犧牲的將士,2009年被重慶市政府公佈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西山鐘樓(XishanBellTower)

國家級文物護單位西山鐘樓,又名萬縣鐘樓,始建於1930年,由建築設計師董炳衡先生設計,武漢營造廠修建。西山鐘樓爲中西建築風格的結合,現爲磚石鋼架混合結構,雙層盔頂,通高50.24米,平面呈方形,邊長12.86米,佔地面積166.15平方米,建築面積1184.98平方米。底層爲廳,廳中央豎高7.7米、邊長1.34米的方形石碑,原刻萬縣拔貢謝仙荘撰文之“處世格言”,20世紀60年代碑面四方改刻毛澤東詩詞。西山鐘樓設計構思巧妙、特色鮮明,裝飾別具一格,是萬州乃至重慶的近現代典型建築,與上海海關鐘樓、武漢江漢關鐘樓齊名,爲長江沿岸三大鐘樓之一,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建築學研究價值,是萬州的標誌性建築。

4.南門口廣場(NanmenkouSquare)

南門口廣場是萬州建城的發源地之一,記錄着東漢時期至今千百年來萬州古城歷史演變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明朝萬縣建城之初,設城牆繞城連接東門、西門、南門,南門曾是萬州最繁華的水碼頭。隨着三峽工程蓄水,曾經的南門沒入水底,復建的南門口廣場視線通達,將南北兩岸盡收眼簾,與北岸十七碼頭和南岸三峽移民紀念館對望。繁華舊憶,南門故里,南門口廣場見證了萬州千餘年的城市變遷,是萬州人民的母城記憶。

5.音樂廣場(MusicSquare)

音樂廣場設計元素源自萬州傳統曲藝—川東竹琴。川東竹琴作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迄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是巴蜀傳統曲藝之一,蘊含獨特歷史、藝術與人文價值。廣場採用現代技術修建主題音樂廊架,加入萬州特色樂器竹琴,運用交互式地面聲光設備,可產生竹琴等樂器的聲音。廣場佔地2.8萬㎡,有水幕電影、音樂噴泉、旱泉等多種設施,其中,音樂噴泉高度達60米。音樂廣場建有親水梯道,遊人可以通過廣場梯道到江邊嬉水遊玩。

6.紅砂磧(Hongshaqi)

紅砂磧位於萬州長江二橋下濱江區域,紅砂爲紅色小石,磧乃水中沙灘,因長江水流至此流速放緩而沙石沉澱於此,長年累月形成石灘,故名紅砂磧。1939年10月14日,蘇聯飛行隊隊長格里戈裏·庫裏申科接到任務,出擊日軍某軍事基地,飛臨武漢上空時遭到日軍機羣攔截,在沿江返航途中因機身受重創而墜機,墜機地就是當時的聚漁沱(現已淹沒)。紅砂磧濱水生態公園是以生態學和生態文化爲主要理念,結合傳統城市公園和主題公園特色而建成的新型城市公園。依據公園地勢特徵,將173m水位線以上設計爲公共遊樂區,173m以下爲生態護坡區和自然灘塗遊樂區,種植水生植物,即使在枯水期也呈現出綠意盎然的生態景觀。

7.南濱公園(SouthLakesidePark)

南濱公園位於長江萬州段南岸江南新區江畔,北望太白巖,南臨氈帽山,上起聯合壩,下至密西溝,公園全長11.68公里,已建成的上段和中段長7.43公里,爲濱江帶狀公園,綠化率達72.28%。公園臨江設寬6米的觀景通道,內有寬2.1米的彩色休閒步道,讓市民親水、觀景、健身,園內配套了景觀小品、藝術燈光、智慧互動導覽設備、清涼噴霧系統等,打造出曲徑通幽、園藝人文的遊覽意境。公園栽植有黃葛樹、桂花、銀杏、中山杉、金絲垂柳、高山榕、香樟等喬木3100株,桂花球、茶花、花石榴等花灌木2718株,斑竹4萬株,杜鵑、石楠、茶梅、金邊六月雪等地被1.3萬㎡,二月草、麥冬、蔥蘭等草被植物6.7萬㎡。

8.三生有幸廣場(TriceblessedSquare)

三生有幸廣場與西山鐘樓隔江相望,面積約1.5萬㎡。廣場內標誌性建築是“三生石”,據蘇軾《僧圓澤傳》記載,唐代僧人圓澤與名士李源同遊三峽,圓澤在萬州投胎轉世;李源千里赴約,與再生的圓澤相會於杭州。前世、今生的緣,今生、來世的情,廣爲流傳。“三生緣”景觀牆鐫刻有三生有幸典故和詩詞,是青年男女“緣定三生”見證之地。

9.櫻花渡體育公園(CherryBlossomsSportsPark)

櫻花渡體育公園位於萬州牌樓長江大橋南橋頭,佔地總面積331.8畝,定位爲“自然生態、運動時尚”的生態型體育公園。公園建有門球場、五人制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體育運動場地。園內充分利用崖壁資源,復建萬州古八景之一“岑洞水簾”,並結合橋下空間,打造庫區首家沉浸式燈光表演秀,同步設置公廁、濱江休閒咖啡屋、茶飲吧等相關配套設施。公園栽植松月櫻、陽光櫻、鬱金櫻、冬櫻、大寒櫻、十月櫻等60餘種櫻花,共計約4000株;輔以桂花、香樟、黃葛樹、藍花楹等其他喬木,配置開花、色葉亞喬和灌木、地被、花卉,形成喬灌草上中下的植物層次,營造色彩、姿態豐富的植物景觀。公園以濱江生態爲出發點,打造集休閒觀光、賞花科普、運動健身、文化感受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濱江休閒公園。

10.萬縣舊城牆

萬縣舊城牆原位於苧溪河與長江交匯之處的南門口,屬清代石砌城牆。因三峽工程於2014年搬遷復建於此。現全長129.76米,高4.2-6.4米,寬3-13.1米,包括大南門、水門、城牆三部分。明代以前,萬縣舊城牆一直是土築城牆,明萬曆三年(1575年),沿江一帶改爲石築城牆。同治元年(1861年)和同治九年(1870年)萬縣遭遇大水,城牆損毀嚴重,後歷時四年修復,現在的萬縣舊城牆多爲當時修復後的城牆。萬縣舊城牆作爲萬州城市發展變化的見證者,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11.牌樓長江大橋

牌樓長江大橋於2014年8月8日動工興建,2019年5月30日通車。該橋是一座城市跨江雙塔斜拉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東西兩岸兩座倒Y形橋塔及其各立交匝道組成,橋樑主線總長約2.12公里,設計橋型主跨730米。大橋涉水施工深度屬國內之最,南主塔立於江水之中,其最大水深達57米。大橋斜拉索異形索麪安裝屬國內首創。橋塔的景觀設計既融入了中國元素,又展現出歐式風格。夜景燈光突出“雙塔斜拉”這一特色,採用多種照明手法,形成多元立體照明,使橋樑如一架碩大的豎琴屹立於平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