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縣徽杭古道旅遊攻略

徽杭古道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位於清涼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側,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全長25千米,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績溪縣境內的盤山石階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據史料記載,這條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歷史上徽商與浙商交流貿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點有:障山大峽谷、胡氏宗祠、清涼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南第一關等。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黃山市古稱徽州,由於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註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機,早在東晉時代,徽州人就已遠赴異鄉,奮跡商場了,故自古有“無徽不成市、無績不成街”的說法。徽商多是小本起家,尤其喫苦耐勞,所以絕大部分徽商出行選擇的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販運鹽、茶、山貨,走出了一條條飽含風霜的經商之路,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徽杭古道是繼我國“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

清代大商人胡雪巖年少時也曾沿着古道肩挑背扛進浙經商,艱難求生。他要翻過這座山頭,把貨物送到杭州,才能賣個好價錢;這擔貨物賣掉了,就會有第二擔、第三擔……更多的貨物源源不斷地運了出來,少年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僅徽州,甚至上海、京城也有了分號,他成了全國第一大商人。

徽杭古道在杭徽公路通車前,是徽州人尤其是績溪人通往滬、杭的捷徑,比繞道昱嶺關近百餘里。在徽杭古道上,每隔5裏就設一箇茶亭,供過往路人休息。過去與績溪相毗鄰的昌化人用自己紡織的棉織品沿古道到績溪換回糧食與棉花,古道成爲兩地人的生命線。時至今日古道還是當地老百姓的一條重要交通渠道。

障山大峽谷是古道的一處重要景觀。障山古稱三天子都、三王山、障峯。春秋時吳越以此分界,秦代設立鄣郡,以山命名。障山大峽谷景區地理氣候特殊,是爲數不多的聯合國植物基因庫之一,擁有43種珍稀名貴物種。峽谷中谷水清澈透底,瀑布孿生,彩池遍佈,好比108個仙女在翩翩起舞,使峽谷水更加迷人。景區中的50多箇景點各具特色和傳奇,顯現出徽州山水的特有靈性和徽文化的濃厚底蘊,其中領袖頭像、百丈巖、葫蘆潭、冠頂生花堪稱“四絕”。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它成爲“蘇浙滬”的一座天然後花園。百丈巖爲一單體巨石,高460米,垂直85°。巖面光滑如鏡,如巨鍾覆地,高入雲天,堪稱一絕。2002年5月16日,上海大世紀吉尼斯總部批准百丈巖申報“世界第一巨石”,現已通過地質部檢測證實。

龍川胡氏宗祠亦是古道不可不去的一處勝景。它以其強烈的徽派建築風韻,屹立在中國古代建築之林。其豐富的建築文化內涵,叫人爲之驚歎。1988年1月,龍川胡氏宗祠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如著名建築師鄭孝燮先生在考察龍川胡氏宗祠之後所說的那樣:“相見恨晚,這裏有看頭,不愧爲國寶。”

(1)徽杭古道績溪段。

保護範圍:從巖口亭至永來村,全長20公里的古道遺存。

建設控制地帶:古道兩旁各200米。

(2)古徽道東線郎溪段。

保護範圍:一清橋、青山嶺廟、鴉山腳至山頂的石階古道、鴉山釣臺石、天泉庵等地面遺存本體。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10米。

地址:宣城市績溪縣

類型:古道

遊玩時間:建議2天

電話:0563-8155795

官方網站:http://www.huxueyan.org/

開放時間:

6:00-18:00。

門票信息:

全價票68元。6週歲-18週歲(含18週歲)未成年人、全日製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有效證件半價。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和70歲以上老人免費。

延伸閱讀: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