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門區金臺寺旅遊攻略

金臺寺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金臺寺,原名金臺精舍,位於黃梁都(今斗門縣)黃楊山第二峯中腰(大赤坎村人稱爲烏蘇峯),座南向北。南宋末年,宋軍在新會崖門抗元失敗後,承節侍郎趙時縱,大理寺丞龔行卿、翰林學士鄧光薦等人爲了逃避元兵的追殺,建寺在此隱居。清乾隆年間立寺並擴建,內有大塊石橫匾,刻着“金臺寺”三個大字,字體剛勁有力。1958年-期間拆掉主體建築物,1981年興建發電站時徹底毀掉,現在只留下一片殘址。

現在所見之金臺寺爲1992年11月在黃楊山北峯之下“將軍卸甲”處重建。1995年元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由當初是一片荒山坡,建設成爲初具規模的佛教聖地。現已建成了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鐘鼓樓、僧房、客房、齊堂以及登山石階、環山公路等配套建築設施約7000多平方米。遠遠望去,金臺寺依山造勢,長千餘米的樓、臺、閣建築羣,宛若一首豪華的大型畫舫,停泊在清澈如鏡的王保水庫邊。水繞霧縈,倒影盪漾,朦朧含蓄,飄飄渺渺,與山水渾然一體。綠茵掩映中,飛檐翹角的古剎氣勢與周圍羣山碧水遙相呼應,構成一幅如仙如詩的圖畫。

寺廟坐北向南,面向三山一水,左有青龍山,右有白虎山,前有供養山,三山圍着王保水庫。穿過山門,寺門兩旁,羅漢林立,造型各異,彌勒佛對門而坐,笑迎各方來客。走過石拱橋,沿着300多級的登山石階拾級而上,只見三重大殿,佈局嚴謹,斗拱飛檐,飛閣流丹,金碧琉璃,丹墀瑤階,雕琢精細。藏經閣、鐘鼓樓、僧房......門窗鏤空,花樣圖案,典雅別緻。登上第二道石欄,憑欄遠眺,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青山連綿,雲影婆娑,時有鳥兒婉轉啁啾如梵音悠揚。王保水庫清澈的湖水,宛若一面明鏡鑲嵌在萬山叢中,陽光把水波變成了金色的鱗片,雲影霞光一齊彙集湖面,隨着水波閃動,金光萬道。

1998年8月金臺寺入選《中國佛教2000年》紀念畫冊,同年12月,在廣東省840家開放寺院中又被評爲20家文明寺院之一;2001年6月被評爲珠海市十佳風景區之一;如今的金臺寺,已成爲知名的宗教活動場所,每逢佛誕及習俗節日,寺內香客如潮,熱鬧非凡。

交通:公交609,402路車,金臺寺站落車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王保水庫附近

類型:寺廟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756-5797083

開放時間:

7:00-18:00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

斗門鎮:斗門鎮位於珠江三角洲南端,地處斗門區西北部,東枕雄偉的黃楊山系,南鄰乾務鎮,西隔虎跳門水道與新會沙堆鎮相望,北與蓮洲鎮接壤,2002年被定爲省級中心鎮。據統計,2005年底末全鎮轄區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萬畝,全鎮總戶數爲11370戶,常住人口55140人,其中戶籍總人口41656人,外來人口13484人,勞動力資源總數38665人,外來從業人…… 斗門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