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區克拉瑪依區文化街旅遊攻略

克拉瑪依區文化街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克拉瑪依區文化街

由克拉瑪依區政府創意、策劃、投資建設的文化一條街,

2001年1月建成,位於克拉瑪依市區中心,西起市體育局訓練館,東至紅星路與林園路交叉口,全長1065米,寬50-70米,總面積爲7萬平方米,綠地面積4萬平方米,水域面積4900平方米,文化街的建成,是克拉瑪依環境園林化、園林藝術化、藝術大衆化的一次嘗試。文化街自西向東形成三個自然段——A段:文化之源;B段:文化之脈;C段:文化之光。文化之源以水的源頭和巨大的木質水車來象徵歷史文化的源頭和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而石油的勘探開發正是克拉瑪依歷史和文化的起源。位於文化街前段,總長150米,高5米的藝術浮雕牆,共雕塑了98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現了克拉瑪依油田地質生成,開發建設和美好前景的豐富內容。除文化牆外,A段上的“四象八卦晨練廣場”融匯了中國古城文化的精髓:青龍、朱雀、白虎、玄武象徵着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與春夏秋冬、金木水火土相聯繫,形成了五行學說,它與地面上的八卦圖案代表了中國古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的基礎。B段文化之脈的主要組成部分有:書畫壁、亭臺樓榭、曲步橋、民族藝術長廊、雕塑、鐘樓。地處文化街中段的民族藝術長廊,總長50米,寬4米,共有26個男女人物雕像,分別介紹了新疆13個主要民族,13個民族的人物雕像均用漢白玉雕成,雕塑家以細膩的刀法,真實地介紹了十三個民族的相貌特徵、服飾裝束和文化習俗。文化街分佈着數十組藝術雕塑,從材質上看這裏的雕塑有青銅雕、不鏽鋼雕、石雕;從創作手法看,有抽象的、有具象的。文化街的各種藝術雕塑散佈於各景點周圍的亭臺樓閣,與綠樹草坪相得益彰,渾然天成,增加了不少情趣。鐘樓廣場是由鐘樓、假山、音樂噴泉、大型電子彩屏及廣場組成,是人們聚會、納涼、文藝表演、節慶活動的重要場所。鐘樓高7層30餘米,下面有歐式迴廊成弧形環抱,它背後的音樂噴泉直徑25米,每當夜幕降臨,鐘樓上燈火輝煌,隨着悠揚的音樂聲,噴泉中的無數水柱時而如少女起舞,婀娜多姿;時而如壯士拔劍,直刺夜空,給油城的夜晚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C段文化之光給青少年營造了一箇神祕、神奇的世界。這裏的六個文化柱,雕刻了“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夸父逐日”、“伏羲八卦”等中國傳統的神話故事。十二生肖兒童遊戲廣場以十二生肖的優美動物石雕配以現代化的音樂燈光旱噴廣場,成了兒童嬉戲的樂園。克拉瑪依文化街,以它巧妙的構思,完美的設計,體現了中國園林的詩情畫意與西方園林的規整嚴密的完美結合;體現了傳統的中國文化與現代園林技術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