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區平天山森林公園旅遊攻略

平天山森林公園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平天山森林公園

平天山位於貴港市區以北4公里,又名北山,古名宜貴山,唐代建置貴州,取一貴字命名。因其高峻,巍峨挺拔,氣勢磅礴,狀似龍頭,故又叫龍頭山。其主峯大平天山海拔1157.6米,雄踞鬱江北岸,爲貴港境內最高點之一。也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明代瑤民起義和清代的農民起義都曾以此山爲活動據點。

2003年,平天山獲批准爲國家森林公園。平天山倚峯重疊,有“-奇景”、“霧雨雲濤”、“五馬歸槽”、“平天飛瀑”、“平天遠眺”等雄偉景觀。有娓娓動聽的“北嶽仙池”、“北嶺仙棋”、“龍頭銀礦”、“黃三宮殿”等富於神奇色彩的傳說,每個景點,每個傳說,都引人人勝,令人神往。

-奇景

平天山國營林場,是1960年玉林地區的40名國家幹部和技術人員,奉-總司令的命令,爲發展軍工業,前來興建的。平天山林場森林資源豐富,總面積5000餘公頃。這裏有杉、松、樟等1000多種南亞熱帶區植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桫欏,人們稱它爲植物的活化石。這裏還有彌猴桃、白雲杉、野荔枝(肉是荔枝肉,核是龍眼核)、野人蔘、杜鵑花、鐵草等100多種名貴樹、草和藥材。這裏年平均氣溫16--22~C,最低一5~C,空氣負離子高,氧氣充足。這裏林木如蓋,鬱鬱蔥蔥,挺拔參天,古藤懸吊,百花鬥豔,百卉溢香,松濤陣陣,鳥囀鶯啼。這裏澗壑流泉,常年不乏,清碧秀麗,是一箇不可多得的避暑、療養、旅遊的好去處。林間開闢有汽車盤山路,每日前來觀景攬勝的遊客,絡繹不絕。

平天飛瀑

平天山水力資源特別豐富,瀑布衆多,現有12處水力可供發電,最大的壯潭瀑布,水從高高的山崖上傾瀉而下,就像唐朝詩人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瀑布羣每秒流量0.5m3,可建電站裝機250(KW),可灌溉耕地500畝。山上有上龍樓、下龍樓、大坑、北山等瀑布點,已辦上小型水電站,山區農民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享受着現代文明的成果。

平天遠眺

巍峨龐大的平天山,山上有山,山山宏偉,懸崖險峻,山路幽深,峯迴谷轉,怪石嶙峋。漫遊絕頂,山巔如臺,霞煙襲袂,白雲繞足,飄飄然如天上游。朝觀日出,紅煙滾滾,霞光萬道,璀燦耀眼。暮賞落日,殘陽如血,山銜餘輝,幻化萬千。

向南遠眺,鬱江如帶,飄動在潯鬱平原上;南山二十四峯,似披着青紗的少女,亭亭玉立,惟妙惟肖。三國廉吏陸績渾天圖、大成國建章王黃三岐山寨遺址清晰可見。橫跨鬱江的鐵橋、公路一橋、二橋,氣勢如虹。貴糖公司、仙衣灘電站宏偉壯觀。向西眺望,六班水庫翠綠的水面上空,飛鳥翔集,令人陶醉。

眼前霧海翻騰,時而霧氣綢繆,遮天蓋地,時而霧散雲開,遊人有如置身凌霄仙境。名流詩曰:登臨欣縱目,徵雁正橫空。遠岫飄去靄,近山嘯穀風。溪水競韻美,-浪濤雄。遙看鬱江畔,長橋化彩虹。

北嶽仙池

北嶽仙池位於平天山北側山腰,有盤山公路直達,1989年列人貴港市新八景之一。路邊山谷口有道屏風牆,門額-:“北嶽仙池”四個大字,兩側門聯:“牛郎寄語回北嶽,仙女臨池洗凝脂。”字跡古樸蒼勁,筆力粗獷。

進入牆門,沿曲折的小道牽藤扶樹前行30米,便到仙池。仙池三面環山,茂林掩映,懸崖流泉潺潺有聲,似一條銀練注入天然池塘中,池水清碧見底。這裏綠樹朱崖,環境幽靜,日映藍天,夜託明月,一派嶺南山水風光。相傳天宮七仙女看中了這個地方,每逢農曆七月初七,便結伴到北嶽仙池,她們脫衣解裙,盡情地游泳戲水一番後,還要攀爬古藤盪鞦韆,分享人間樂趣。其中年紀最小的七仙女,羨慕人間美滿幸福生活,不願與衆姐妹迴天宮,便留在人間與一放牛郎結爲夫妻。此事不幸被天宮王母知道,派下天兵天將,勒令七仙女立即迴天宮,活活拆散了天上人間一對好夫妻。然而,人間追求婚姻自主的願望今日終於實現了。後人有《仙女臨池》詩:“羞解羅裙下玉池,胭脂洗盡醉娥眉。金釵早插重施粉,莫誤牛郎約會期。”

北嶺仙棋

民間流傳,明代嘉靖年間,貴縣某山村有個馮克利,排行第四,又名馮四,上大平天山採藥,忽見霞光閃亮,山頂上不斷傳來笑聲,還有喊衝喊殺聲,聲音宏亮,傳出10裏開外。馮四甚感蹊蹺,便使勁爬樹攀藤,縱步上山看個究竟。一看,有兩條漢子,長得牛高馬大,面圓耳寬,鼻直口方,頭裹黑色素巾,披衣露肩,腰繫紅帶,髯毛垂胸,目光炯炯有神。原來是兩位仙人,面對面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對弈。馮四不聲不響地靠上前去,半蹲半跪地在旁邊看着,不知不覺熟睡了。

天矇矇亮,東山升起紅彤彤的太陽,天空降下一片白雲,一陣狂風颳來,兩個弈棋仙人給馮四贈送一件無縫仙衣,留下滿枰棋子,便乘雲駕霧飛走了。馮四睡醒過來,收拾包簍,掃淨身上積得厚厚的坭塵,便下山回家。待回到家裏,卻見房屋依舊,人事已全非。他怎知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百千年過去,子孫已易代,無人認識他。寨主看他形神有異,說他是妖怪,把他放人大鐵鍋裏,放火焚燒了三日三夜,估計已變成灰炭。然而揭開鍋蓋一看,只見馮四身穿仙衣,在鍋裏閉目養神,安然無恙,嚇得寨主沒命奔逃。馮四自此雲遊各地,行醫濟世,後來羽化登仙。朝廷知道了此事敕封他爲三等聖爺,各處建三界廟三界爺神像,四時香火不絕。

清光緒(癸已)十九年(1893年)修《貴縣誌》時,把“北嶺仙棋”列爲原貴縣八景之一,今此棋局遺蹟尚存,遊人到此,無不望空嗟嘆。

黃三宮殿

清同治二年(1863年),農民起義領袖黃鼎鳳,(排行第三,又叫黃三),率隊上平天山頂,建立根據地,號平天寨,自稱大成國建章王,在山寨上建造宮殿。

平天寨前面和左右三面,石壁聳立,高三十多丈。山上有泉水,有地坪,平時屯兵耕種,戰時可攻可守,寨上修築內外兩閘,閘口上置一門4噸重的大炮。前後左右,修築工事三重,工事上炮臺、槍口星羅棋佈。寨前閘難於仰攻,左右兩側更難攀登。有詩云:“虎賁三千安社稷,龍飛九五定乾坤”。當年黃鼎鳳以平天寨爲中心,建立覃塘周圍300多里大小村莊700多箇根據地,從覃塘出兵貴縣、上林、賓州、橫州等州縣,宣言出師長江,要與太平天國呼應,徹底推翻清王朝。今平天山頂平天寨遺址尚有當年使用的油池、炮臺、戰壕等遺蹟。黃鼎鳳的英雄形象及其英雄氣概,一直深深地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龍頭銀礦

清光緒年間修的《貴縣誌》載:貴邑平天的龍頭、六班、三岔等山,綿亙數百里,金、銀礦蘊藏特厚,開採、冶煉金、銀歷史悠久。1956年陝西省西安市郊出土銀錠四塊,其中一塊銘文:“朗寧郡都督府,唐天寶二年(743年)貢銀壹錠,重五十兩,朝儀朗權懷澤郡太守”。唐代貴縣(今貴港市)屬懷澤郡,可見貴港市產銀歷史久遠。清嘉慶二十四年(1820年),縣令蔣慶錫僱工開挖銀礦,礦工生活苦不堪言,遂聚衆“爲盜”。道光年間縣令王濟招商辦銀礦,貴縣附近武宣、桂平三縣的土地高度集中地主手裏,農民生活貧困,加上天災頻仍,匪盜猖獗,饑民爲了餬口,紛紛上龍頭山開礦鍊金。太平天國起義時期,奇石鄉那邦村石達開,來到礦山宣傳發動後,兩千餘名礦工,馬上跟隨石達開奔赴金田,參加起義,投入反清大潮。

黃鼎鳳(1830—1864) 壯族。乳名特旁三,又稱黃三。貴縣(今貴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會,參加三合會首領張嘉祥的農民起義軍。三十年隨張嘉祥降清軍。咸豐三年(1853)夏從武漢逃回貴縣,後在覃塘圩設英雄館,在黃練圩設洪順堂,廣招義士,反清復明,踞黃練峽建立山寨。五年夏陳開佔潯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國,響應附義。配合大成國李文茂部擊敗團練…… 黃鼎鳳詳細信息++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爲“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爲“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一生軍功無數,屢…… 石達開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