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蒼縣中國紅軍城旅遊攻略

中國紅軍城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四川省北部和陝西省漢中市接壤的旺蒼縣,是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四年紅四方面軍開展革命活動的根據地。當時0川陝省委,川陝蘇維埃政府,0西北軍事委員會,紅四方面軍總部所在的,大約兩平方公里的旺蒼老縣城,也就成了當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第二大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被國內外稱之爲旺蒼紅軍城。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紅四方面軍由南江,巴中進入旺蒼,開展了大規模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鬥爭,受到長期經受軍閥地主殘酷壓迫的人民羣衆擁護。經過大小數十次戰鬥,打敗了-反動派和地方軍閥割據勢力的圍剿,紅軍隊伍又如川時的四個師,一萬五千人擴充到五個軍,八萬餘人,創建了以旺蒼爲中心的川陝蘇維埃革0據地。以旺蒼爲中心的川陝革0據地成爲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第二大區域的指揮中心。紅軍在旺蒼的兩年多時間裏,由旺蒼縣城的0西北軍委,紅四方面軍總部指揮的著名反三路圍攻戰役中,有智取木門鎮,青龍寨阻擊戰,三江壩戰鬥;有反六路圍攻時的快活嶺戰鬥,旺蒼壩追殲等有效消滅敵軍的戰鬥。在這些戰鬥中,紅軍殲滅敵人三萬,活捉敵旅長一人,擊斃敵旅長二人,殲滅敵下級軍官無數,沉重打擊了-反動派和四川地方軍閥的反動統治,使川陝革0據地得到恢復和擴大。

當你從旺蒼新城的汽車站下車,沿旺蒼新城的街道走二十多分鐘,穿過東河上連接新城和老城的橋樑,順着老城窄窄的街道,你就走進了滿是紅軍革命舊址標誌的旺蒼紅軍城了。沿着兩邊低矮瓦檐木板門面的街道,有如走進時間隧道中。那不過五米來寬的街,當年可是走過了千軍萬馬的匆匆腳步。在那窄窄的街道上,不管你是從北向南,還是由東向西,那一箇個紅軍革命鬥爭舊址的牌子隨處可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西北軍區政治部舊址”、“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紅三十一軍軍部舊址”、“0川陝省委員會舊址”、“川陝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等牌子不時跳入你的眼簾。在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鬥爭中,我們在旺蒼的文昌街,龍潭街上,不僅看到了革命鬥爭的軍事,政治機關舊址,還看到“革命法庭”、“蘇維埃工農銀行”、“蘇維埃政府財經委員會”、“蘇維埃郵政局”、“川陝省工會執行委員會”、“廣元縣蘇維埃經濟公社”“婦女獨立師第二團”等紅軍時期的革命政權的經濟組織舊址,這些低矮,潮溼,光線不好的房間裏,曾經住過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張國濤,-,陳昌浩,曾中生,王樹聲,-,這裏曾經領導了中國革命歷史上關係到革命事業成敗的著名戰役,尤其是紅軍時期的經濟組織,爲革命事業籌集資金,管理政權的經濟命脈,堪稱紅色之都的絕妙景觀。

文昌街168號的王家院子,是-曾經住過的地方。在這個很普通的木板門牆,青瓦屋頂的四合院,中間的天井大概只有十個平方米大小。房屋的窗戶很小,室內光線很暗,可以想像,當年的-總司令在這小小的地方,運籌帷幄,決戰千里,指揮了紅四方面軍同-反動派,軍閥割據勢力進行的著名“廣昭戰役”,“陝南戰役”,“西渡嘉陵江戰役”,殲敵萬計,爲紅四方面軍邁向萬里長征打開了路途之門。當時的條件之艱苦,環境之惡劣,革命前輩爲了革命不怕流血犧牲,前赴後繼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動力。

1.旺蒼紅軍城

保護範圍:已掛牌的川陝省委、省蘇、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紅四方面軍總部等46個文物點佔地範圍外延3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向東至張家灣張家祠堂東側屋基,南至黃洋河西岸河灘,北至旺(蒼)——樂(壩)鐵路南側路基。

2.南峯山石刻標語

保護範圍:分佈範圍向東、西外延10米,南至崖面頂端1米處,北至崖面底部3米處。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