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炮車古慄園旅遊攻略

炮車古慄園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炮車古慄園

古慄園位於邳州市炮車、陳樓兩鎮交界處,佔地一千餘畝,老闆慄樹約有一萬餘株,樹齡約300年。古樹之多,樹齡之長,是蘇北地區少有的,極其罕見的實生栗子園。

老慄樹植於乾隆年間。據傳一次乾隆下江南,途經此處,御鞋踩在軟軟的白沙上,甚是歡喜,但看到莊稼枯黃,百姓疾苦,又非常的痛心。於是召集身邊的隨臣商議,分管農業的大臣就獻上一策,此沙土地只適宜栽植果樹,惟有廣植果樹纔可解民之疾苦,尤以栗子、沙梨最佳。乾隆爺就下了道諭旨,速從北方調撥來上萬株栗子苗和梨樹苗,分發給各家各戶,各自植於白沙地之上。由此造就了炮車果園這一地名,也就有了現在的果園村。近三百年來,因有果樹,果園百姓豐衣足食。由於老梨樹皆以伐光,現在就變成純正的栗子園了。

老慄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進入園中很難辨清南北,認準西東。聽說過去鄰近村有一位民間扎材藝人,挑着自己編扎的斗笠去趕龍池會。過去沒有什麼路,行人必須從老栗子園中穿過,該藝人早晨進入園中,不久此人在園中就迷了路,轉到晚上太陽西陲也未走出去,後幸遇趕會回來的熟人,纔將他帶出園子。

老慄樹嫵媚的身姿,吸引着近村遠鄉的遊客。萬株老樹虯枝盤旋,旁逸斜出,錯落穿插,千姿百態。如猴,水中撈月;似武士,鏗鏘過招;賽美女,風姿綽約;同遊者,左顧右盼;像魔獸,張牙利爪;趕將軍,威嚴挺拔;學老者,團胸駝背……。

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古老而神奇的老慄樹,各有各的美名,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傳說。夫妻樹、情侶樹、相思樹、姊妹連理……觀其形、猜其名,別有情趣。其中有一棵叫“捉妖樹”,最能彰顯老慄樹的品格。傳說中,慄樹園0現一隻怪獸,常常入侵村莊,喫掉村民的家畜。爲了除掉怪獸,慄樹用自己的果實將怪獸引到樹上後,借用雷電之火誅滅了怪獸,從此村民得到了安寧,但老慄樹卻一同被烈火焚燒,成爲一株焦枯的樹樁。三年後,奇蹟竟然出現了,枯焦的樹死而復生,再次葉茂枝繁。老百姓爲紀念他,就取其名爲“捉妖樹”。慄樹的死而復生,其實也正應了“慄樹不絕後”的說法。

淮海戰役期間,這裏也是八路軍的營地和指揮所,千畝老慄園是淮海地區少有的軍隊隱蔽之處,十八萬人藏於林中,無論從陸地還是空中,是很難被發現的。現在老慄樹下還集中掩埋着二十八位犧牲烈士的遺骨。林大樹密,因此在過去,也一度成爲馬子(土匪)的巢穴。解放後,被地方民兵用作打靶訓練場,有興趣的遊客在細細的白沙層中還可覓得幾枚稍有鏽跡的彈頭。現在卻成了時興的天然氧吧,年輕人談情說愛的樂園,學生野外郊遊的好去處。老樹下鋪上隨身帶來的氈毯、塑料布,躺在上面休息,還是擺上野炊的食品飲料,快樂歡笑洋溢在靜謐的林間。

林中還有一彎湖水,稱“月亮湖”,因湖形似月亮而得名,湖面雖不大,卻也水清魚肥,既是沐浴的好場地,亦是垂釣的好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