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區梓橦山旅遊攻略

梓橦山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AAA級景區 梓橦山鬼谷洞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溝鎮,由濱博高速公路和205國道上的梓橦山車站東行3公里即到。鬼穀子文化的發祥地,據民間傳說及史料記載,春秋末戰國初縱橫家師祖鬼穀子於此講學,培養造就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四位傑出的軍事家、縱橫家、外交家。1994年,梓橦山鬼谷洞風景區興建,-副主席、-長-爲梓橦山風景區題詞"鬼谷仙境"。景區內闢有鬼谷洞、北宋大孝子王樵、翼經書院、無字八棱碑、鬼穀子全書刻瓷長影壁、道教的"玉皇宮"、佛教的簧嶺寺、鬼谷泉、野生動物園等景點。

鬼谷洞 即鬼穀子洞,春秋戰國時期,鬼穀子在梓童山

隱居講學,蘇秦、張儀便是他的兩個學生。鬼谷洞,又被後人稱爲中國古代第一所軍事學院。

孝子祠 即宋孝子王樵祠。據明朝《嘉靖淄川縣誌》載,王樵字肩望,號贅節翁,梓童山莊人。公元九九九年,契丹兵遊擄淄川,王樵舉家被擄。王樵步行數千裏,尋親未果,後還鄉木刻雙親像以葬之,並守孝六載,守孝之際著《遊邊集》、《安邊集》、《靖邊集》三部兵書,希望保國安民,滅遼0,然未被採納,王樵憂憤至極壘磚自環,曰"繭室"。後人慕其忠孝,建祠祭之。孝子祠,始建於元朝,後經明、清多次修整,一九九六年八月重修建。

鄭公書院 也稱康成書院,爲舊時淄川八景之一。據明朝《嘉靖淄川縣誌》記載:"康成書院,在縣東梓童山十里許。書院之設,不知起於何年。"東漢經學家鄭玄,字康成,山東高密人,於梓童山講學,建鄭公書院,學子千人。

鬼穀子紀念碑 即八棱無字碑,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淄川八大鄉紳爲紀念鬼穀子誕辰二千年而立,此碑在文革期間被毀,僅存龍頭碑帽,一九九五年春重立。

刻瓷長影壁 建於1996年1月,曾獲1997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其內容爲《鬼穀子》三卷二十三篇,全長64米,寬1.2米,共計8300字,分別刻在160片瓷板上,是鬼穀子一生研究的文化精髓。

玉皇宮、黌嶺寺 據民間傳說始建於隋唐時期,盛唐時有百餘和尚、五百道士,1995年6月重建,今在梓童湖西岸尚有部分古道士墓。

梓童四泉 即梓童泉、鬼谷泉、白龍泉和黑虎泉,是梓童河的主要水源。泉水清醇,富含多種礦物質,周圍居民多飲四泉之水。

電話:0533-5331655

地址:淄博市淄川區雙溝鎮藏梓村

郵編:255190

交通提示:

交通諮訊: 距機場距離約:100公里 距機場車程時間約:90分鐘;

距火車站距離約:15公里 距火車站車程時間約:20分鐘;

距汽車站距離約:7公里 距汽車站車程時間約:15分鐘;

旅遊專線車:1路車;

出租車情況:6元/3公里起步;

★自駕車指南:

①濱博高速淄川路口下——膠王路——張博路——藏梓村—景區。

②張店沿張博路——藏梓村—景區。

行車路線:從淄博車站乘1路車到梓童山站下車東行

門票價格:30元

雙楊鎮:淄川區雙楊鎮由楊寨、雙溝兩鎮合併而成。鎮域面積52.02平方公里,下轄36個村,2個居委會,常住人口7.2萬人,流動人口5萬餘人。基層黨組織164個,黨員2802名。其中,企業黨總支1個,企業黨支部112個,黨委村4個,總支村10個,支部村(居)24個,鎮直、雙管單位黨組織13個。近年來,先後被評爲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1000強、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 雙楊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