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石塘古村旅遊攻略

石塘古村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石塘古村坐落於離世界遺產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處美麗的小盆地中,周邊山巒青黛,中間一抹平疇,田園遼闊,溪流蜿蜒,稻浪金黃,村莊星布,擁有悠久而又光榮的歷史。從明洪武年間始祖李可求從福建移居此地、開荒建房算起,石塘古村已經走過了640年的風雨,到清代咸豐年間已發展爲千家村,成爲仁化縣最大的自然村。

石塘古村總佔地總面積15公頃,現有人口3400多人,擁有古建築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關市範圍內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風、古韻於一體,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古建築羣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箇古村落。2010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公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名單,共有99個鎮、村入選,廣東省僅有4個,仁化縣石塘古村名列其中,成爲韶關市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建築風格獨具特色。

居高臨下看石塘村,牆檐連亙,屋蓋連雲,42000多平方米的青磚青瓦、古宅民居,佔地3.8公頃,一派恢弘氣勢。村中房宅建築,多數有青磚馬頭牆。這種高出房檐屋脊、翹角崢嶸的封火山牆,是徽派建築的明顯特色,而房內樑架藻井的結構形式,卻帶有濃郁的福建風采,一些夯土泥磚房屋,又具客家地方建築的典型風格。現存的建築大多建於明清時期,具有重大的歷史研究價值。

石塘古村是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風、古韻於一體的村落,是韶關市歷史最悠久、古建築保存最完好的一箇村落。其整體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國初年村落的格局和建築風格,而且保存了優良的自然生態系統,山水自然風光和諧統一。古村落的高梁飛檐、衆多的祠堂及祠堂內精美的石柱對聯、古詞壁畫等,與雙峯寨雄偉的建築相成映,更突顯出古村落的建築特色,本地特色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月姐歌及土法釀製的堆花酒技術,更讓嚮往農村休閒的遊客體驗到獨特自然的遊玩意境。

明洪武年間(1368年)李可求從福建上杭勝運裏豐朗村移居仁化石塘村。可留移居夏富,可行移居曲江周田,可純移居廣州陳村。可求到石塘生子殿承、府判;殿承生小十郞,小十郞生下一子名曰李自性(法名季五郞),自性公開始,在石塘村興建祠堂。第十二世祖大用先在石塘村高門檻建三多堂,三多堂坐北朝南,高門檻在三多堂前面50米處,高門檻有7個臺階,由南進上三下四。以前,如果有人問你是否石塘人,他會首先問是高門檻有多少個臺階,你能答上,證明是石塘人,若答不上,即懷疑你是冒充,高門檻是石塘的一箇重大標誌。

石塘古村建築規模宏大,村巷古色古香,現在還保存有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古建築133座,是仁化縣乃至韶關市範圍內古建築羣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2009年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認定的古村落,2010年被評爲國家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0年7月22日,石塘古村被評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評爲廣東省十大最具特色古村落,同時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4年2月被評爲廣東名村。2016年被評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石塘村:石塘村…… 石塘村詳細信息++